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4篇
  免费   350篇
  国内免费   24篇
财政金融   1608篇
工业经济   375篇
计划管理   1728篇
经济学   1822篇
综合类   1886篇
运输经济   55篇
旅游经济   131篇
贸易经济   1813篇
农业经济   352篇
经济概况   1438篇
  2025年   48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96篇
  2019年   280篇
  2018年   249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631篇
  2013年   1149篇
  2012年   825篇
  2011年   944篇
  2010年   719篇
  2009年   650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692篇
  2006年   632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356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早在10年前,在欧元创立之初,欧元的国际地位就被提上了国际议程。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美元的全球角色的质疑日渐增多,欧元受到了进一步关注。然而,当美元的国际地位备受审查时,欧盟及其货币还没有承担起任何积极主动的角色。本文探讨的是,欧元是否能逐渐成为国际货币,不仅在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贸易中,还要在第三国之间的贸易中被使用,即欧元是否能挑战美元的当前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成为主要储备货币。  相似文献   
102.
以央行数字人民币“一带一路”区域化为背景,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与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两两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进程中利益相关体的博弈过程及均衡结果,并通过情景模拟实验寻找博弈的最终演化均衡点。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进程中会遭到来自沿线国家和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抵制,但是长期来看,央行数字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化博弈中倾向于采取“推出”策略,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倾向于采取“接受”策略,沿线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国也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以此促进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就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化、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必然趋势,就中国目前的情况看,已经具备了推进这一进程的基本条件。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对于全球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平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森林资源资产经营主体所拥有或控制的重要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的会计信息披露状况对于信息需求者的决策十分重要。文章首先对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重点分析了专家学者对消耗性林木资产会计信息披露的看法,并形成如下结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分类列示\"消耗性林木资产\"等不同的林木资产项目;正表披露与报表附注披露相结合是林木资产信息披露的最佳方式;经营主体应重点披露林木资产的实物量与价值量、实物量与价值量的增减变化和林木资产的类别等信息;应根据实际需要,通过克服技术难题、提高人员素质和降低信息披露成本等途径,解决当前信息披露中的问题,并尽可能地披露充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5.
曹勇 《特区经济》2006,213(10):157-15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要求下,现行农村金融体系需要积极地进行变革和创新,学习国外经验,从而尽快形成完善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以此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06.
农村金融改革的历史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民工潮”一下子变成了“民工荒”,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主要发生在东南沿海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的结构性、局部性的民工短缺,影响了生产,暴露了社会不公,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运用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产生“民工荒”的原因,并提出解决的相应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7.
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及其矫正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但我国农村金融却长期存在着市场与政府的"双失灵"问题.政府对农村金融的不恰当的干预不仅未能有效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相反还加剧了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因而政府失灵是农村金融失灵的核心.只有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才能有效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并提出了矫正我国农村金融"双失灵"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国际保理法律机制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利剑 《经济经纬》2005,(5):154-156
我国办理国际保理的规模尚小。国际保理业务的一些通行做法与我国国内法律环境“不兼容”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探究了由我国《合同法》确立的商事债权让与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以此制度作为我国国际保理的法律规范不能完全适应保理实务和国际惯例的要求。其中对未来发生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效力、禁转约定的抗辩、隐蔽性保理在我国法律体系下所遭遇的不适及就应收账转让引起的权利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修正原则。  相似文献   
109.
刍议供应链金融的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供应链金融是一个金融创新的全新领域。分析我国供应链金融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业务模式,根据我国在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信用制度建设、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和加强技术创新等方面构建我国供应链金融信用管理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0.
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比重和作用越来越大,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和重构也越来越重要。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是建立在管理货币本位基础上的,美元凭借美国霸权逐步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之锚,货币本质上是国家政治权力的体现。美国霸权的合法性在于维持合理的国际秩序并提供国际公共物品为国际经贸往来搭建一个合作平台,它是以其他国家的承认为基础的。货币霸权使美国享有国际政治权力,如何处理国际公共物品与国家民族利益的公私矛盾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特里芬难题,以及应对新兴崛起国的利益诉求等是国际货币体系管理难以回避的困境。中国应该坚持合作独立的货币国际化策略,勇于在主导新型国际金融机构方面承担大国责任,逐步建立广泛认可的国际合法性,谋求立足实体经济发展的货币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