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3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161篇
财政金融   361篇
工业经济   328篇
计划管理   914篇
经济学   1615篇
综合类   1223篇
运输经济   25篇
旅游经济   72篇
贸易经济   808篇
农业经济   652篇
经济概况   118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223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236篇
  2014年   414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678篇
  2010年   552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35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前我国产业发展仍存在着结构趋同、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等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开展区际协作,实施跨区域的产业整合,是新时期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2.
本文通过对新疆和全国劳动参与率的比较分析,得出新疆地区的劳动参与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并对此产生的原因作了简要分析。除了各种宏观经济因素外,与新疆地区推行特殊的少数民族生育政策而带来的高幼儿扶养比和该地区传统的小富则安缺乏竞争意识的思想观念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4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在论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倡导城镇化及发展劳动密集的第三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  相似文献   
44.
和谐社会的建设客观上要求各地居民享有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以财政支出量为指标的财力差异决定的。我们测算了地方税收入各项目和转移支付体系各项目对地区间财政支出差异的相对贡献,以期为缩小地区财力差异和优化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包含制度因素的我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宏观方面讲,我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转换力与制度和政策调控力。按照三次产业推动城市化的逻辑顺序,可以将产业结构转换力分为第一产业发展形成的推动城市化的初始动力,工业化推进形成的二级动力,以及第三产业发展形成的后续动力。它们与制度和政策调控力一起,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通过对各动力因素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各动力因素对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6.
竞争性市场中的市场势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型市场势力的天然属性的界定,中心分析了新型市场势力即卖方信息垄断的化解机制,首次提出了专家导购制,尤其是信息剩余论。  相似文献   
47.
伴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间产业分工开始向产业链分工方向发展。各城市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城际产业链,城市间基于城际产业链尤其是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了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本文构建由产业战略力维度和城际链接力维度构成的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依据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区位要求,对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在城市群地区进行空间布局。最后指出,加快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是,城市群城际战略产业链类型的正确选择和城际战略产业链环节的合理布局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48.
完善劳动合同的立法是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基础。在我国即将进行的劳动合同立法过程中,必须扩大劳动合同的主体范围,使劳动合同的主体具体普遍性;修改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规定,确立以无固定期限为原则,以固定期限为例外的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依正当程序进行,劳动合同中应当有标准条款,以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49.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及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暴露,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在《中国统计年鉴:2003》公布的数据基础上,对中国城镇范围内劳动力的短期供求状况和失业率进行了预测,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0.
理论创新与市场价值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具有客观必然性,市场经济体制下只能由市场决定(初次)分配,每个劳动力、每项产出的价值只能由市场(社会需求)来认定,凡是有需要(需求)的,即是有价值的,没有需求的供给(劳动)是无价值的。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的观点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创造财富的所有要素均有各自的贡献份额,劳动价值论即使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都不具有可操作性。劳动价值论必须转变为市场价值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