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8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85篇
财政金融   179篇
工业经济   131篇
计划管理   415篇
经济学   1027篇
综合类   660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47篇
贸易经济   364篇
农业经济   172篇
经济概况   6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49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15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obbying against trade liberalization by both a firm and a union in the same industry. We fi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political activities depends on the effect of political activity by one on the marginal effectiveness of political activity by the other. We also show that, when they are strongly risk-averse and their political activities are strategic complements, trade liberalization is likely to be successful if business is brisk, the foreign firm's production cost is high or the number of union members is small. However, when they are not strongly risk-averse, these results hold reversely.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concerns optimal nonlinear labor income taxation in an economy with union wage setting and endogenous hours of work. The purpose is to study the determinants of tax progression.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degree of progression of the labor income tax depend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government can influence the wage rate via tax policy as well as on its ability to redistribute income across individuals. In addition, the argument for progressive labor income taxation depends on whether hours of work are chosen by the employed themselves or the union.  相似文献   
3.
对合肥市房地产业现状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克 《华东经济管理》2002,16(2):17-19,55
特定社会的分配关系总是由该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劳动力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成熟、不发达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者劳动力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决定了在分配上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巨大发展 ,  相似文献   
4.
中国30年经济增长与就业:构建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运用宏观统计数据,本文首先回答了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创造就业的问题.通过分阶段分析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文章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一种创造了大量就业的增长;本文第二部分分析劳动供求关系的最新变化及其演变趋势.认为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但中国尚没有步入劳动力短缺时代.在今后20年左右的时间内仍然拥有充足的劳动供给;本文第三部分讨论了当前劳动力市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认为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非正规化严重、初次收入分配扭曲等问题突出:第四部分为结论,提出构建安全灵活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和设想。  相似文献   
5.
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度成为解决“内需”问题的良药。但实践证明,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凯恩斯主义的药方最终会导致通货膨胀,不能根治经济中内需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所处地位的分析,得出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来自于收入分配的问题。因此,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于提高劳动力价格。  相似文献   
6.
基于劳动力流动理论,以家庭成员整体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假设,运用有序probit模型,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量老年照料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距离的影响。结果显示:老年照料对县乡村内短距离转移有促进效应,对县外市内、市外省内、省外转移有牵制效应且距离越远牵制效应越明显。异质性研究表明,老年照料对男性劳动力转移兼具促进效应与牵制效应,已婚女性因偏好于近距离转移影响不明显;“夹心层”家庭子女牵制效应显著。鉴于此,应凝聚“依亲而居”社会合力,挖掘本地非农就业潜力,构建老年照料服务多元供给体系,缓解老年照料压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促进人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与巨大作用,并由此提出了如何做好这方面工作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In diaspora research, people's international mobility is often understood as a response to pull-push forces on an economic macro-level or as part of diasporic waves. However, labor diaspora formations are also influenced by micro-level (i.e., individual perceptions) drivers related to work per se, such as satisfaction. This explorative qualitative study takes a novel angle and focuses on the role of Portuguese nurses’ satisfaction 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Brexit scenario and its effects on this labor diaspora's mobility and stability. The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satisfaction, although affected by uncertainty, mainly relates to perceived working conditions and legislation and the possibilities to communicate with locals and other diasporans.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and contribut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ory on staying and human stickiness, explaining the dynamics of exit and entry in (re-)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  相似文献   
9.
10.
夏玉莲  曾福生 《技术经济》2012,31(11):56-62
利用2005—2010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地流转、"三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了考虑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验证了农地流转的经济效应及其空间溢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地流转通过影响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间接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且跨期内存在空间效应、本期内没有空间效应;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周边地区的农地流转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农地流转对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同的空间效应,在粮食主产区的农地流转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直接和间接拉动效应,而粮食主销区农地流转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