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12篇 |
免费 | 182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60篇 |
工业经济 | 272篇 |
计划管理 | 599篇 |
经济学 | 841篇 |
综合类 | 607篇 |
运输经济 | 25篇 |
旅游经济 | 25篇 |
贸易经济 | 440篇 |
农业经济 | 221篇 |
经济概况 | 41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篇 |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89篇 |
2022年 | 93篇 |
2021年 | 115篇 |
2020年 | 156篇 |
2019年 | 134篇 |
2018年 | 102篇 |
2017年 | 163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243篇 |
2013年 | 331篇 |
2012年 | 301篇 |
2011年 | 325篇 |
2010年 | 226篇 |
2009年 | 213篇 |
2008年 | 267篇 |
2007年 | 255篇 |
2006年 | 242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46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60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3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关于调控商品住宅价格着力点的研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判中国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及其驱动力,提出下一步调控价格方向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提出研判商品住宅价格标准,以北京为例,借助房价收入比、控制购房还贷比的方法,研判商品住宅的价格水平及其主要驱动力,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着力点。研究结果:(1)北京商品住宅价格高于60%以上的居民户均住房消费水平;(2)商品住宅价格高位运行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房地产开发企业高额利润驱动、土地成本上升和投资(机)性需求增长。研究结论:中国商品住宅价格调控的下一步重点应当是稳定甚至降低土地成本、强化监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核算和利润所得、提高抑制投机性需求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2.
黄秀华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6):85-90
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成为公司治理中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凭借其实际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相关学者“掏空”行为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披露的上市公司“掏空”行为方式的研究,发现、总结“掏空”行为信息披露的特征,并以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准绳,提出通过事前披露、强化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作用、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信息披露评级制度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以有效制约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63.
利用1998年-2014年全国各省的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联立方程模型的构建,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存在倒逼机制和空间异质性,即提高环境规制强度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部效应最明显,东部次之,西部效应不明显。因此,从全国的角度来讲,国家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环境经济手段,适当提高环境规制程度,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从区域的角度来讲,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的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应的环境规制政策,发挥其最大效用,增加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64.
论环境管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环境管制与产业竞争力的关系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观点认为 ,环境管制会增加企业成本 ,从而会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是 ,近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环境管制不仅不会使企业丧失竞争力 ,而且会诱发创新获得创新补偿。因此 ,正确把握环境管制和竞争力的关系 ,有利于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先动优势。 相似文献
65.
政府规制学为我们进行经济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针对医疗资源配置进行政府规制分析,分析规制的经济学理由,用公共利益理论分析政府规制的必要性,运用政府俘虏理论分析政府对医疗资源配置规制的弊端,提出政府对医疗资源规制的手段. 相似文献
66.
公用企业滥用垄断地位行为是管制改革和中国反垄断法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线性城市模型证明,管制改革中纵向经营在位企业具有采取排他性行为对新企业实行市场封锁的激励.在此情况下,混合型管制体制具有相对的效率优势.中国自然垄断行业具有自然垄断、行为垄断和行政垄断三重交织的特点,垄断性公用企业具有特殊的滥用行为产生机理和滥用行为方式.反公用企业滥用行为应建立\"混合型\"管制体制模式,将深化行业管制体制改革和反垄断执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7.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合并反垄断法律规制的理论和实践深受民粹主义和共和主义等思想的影响,将价值目标定位在维护经济民主上,进而保护创业者以及小商人的独立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合并反垄断法律规制的重心从政治、社会领域更多地转移到国家经济和经济效率方面,并最终促成美国合并反垄断法律规制的范式转型。 相似文献
68.
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在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上,管控人口规模最重要的手段便是配合传统户籍制度所施行的各种配套政策,如社会福利保障、粮食配给等制度。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后,通过确定了要实施城镇化战略、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正式提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目标,逐步放宽户口迁移限制,引导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并全面推行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为整个户籍管理改革累积经验,同时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作为基本落户条件,由各地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落户条件取代计划指标。城市规模战略的确定,必然牵动户籍制度的变革,整个户籍制度的改革也呈现出有步骤的逐渐性,从小城镇开始,到近年来大中城市对于户口管制的松动,均表现出配合城市化战略的步伐。 相似文献
69.
规制分权化、组织合谋与制度效率--基于中国电力行业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业组织理论中关于规制合谋的研究分为芝加哥学派和图卢兹学派,研究结果均表明,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合谋行为降低了规制效率.降低了社会福利水平。文章主要研究中国当前规制分权化背景下的地方规制机构与被规制企业之间的合谋问题,并且用计量方法对规制的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规制分权化没有显著的正面效应,即规制低效率。因此,规制分权化产生的合谋导致了规制低效率.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机制设计。 相似文献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