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75篇
财政金融   116篇
工业经济   218篇
计划管理   473篇
经济学   811篇
综合类   484篇
运输经济   29篇
旅游经济   75篇
贸易经济   282篇
农业经济   674篇
经济概况   51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304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The contemporary co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and ethical pluralism is at the origin of many ethical challenges that confront business nowadays, both in practice and in theory. One of the challenges arising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has to do with respect for cultural diversity. It is often said that the suc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ends towards social and cultural homogeneity. To the extent that cultural diversity is usually seen as a valuable reality, that global trend seems to contradict our efforts to respect ethical pluralism, both personal and cultural, within society.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a) ethical minimalism, despite its emphasis on tolerance and justice, does not take pluralism seriously into account in present-day society, and (b) ethical minimalism is not suited to balancing the homogenizing trend of globalization. Certainly ethical norms are necessary, but by no means are they sufficient in themselves to encourage either justice or tolerance; nor are they sufficient to inspire and encourage good practices and sound regulations. Instead, virtue-based ethics has the capacity of inspiring and encouraging good practices. Particularly, virtue-based ethics is able to inspire a serious dialogue about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both in the public arena and within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12.
文章指出,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领域内的经营、交易、管理、服务等组织系统与结构形式不能适应农产品有效流通的要求,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农牧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养农产品经纪人队伍;依靠政府和市场双重力量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发展并推广现代农产品交易方式;大力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业;开拓国外市场,拓展西部地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加强农民法制观念,提高农民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利益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3.
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Costanza提出的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分析了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生态服务功能,并研究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功能及其价值估算,旨在为福建省自然保护区及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背景资料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4.
结合浙江省自然、经济和社会情况,将全省新农村建设分为北部平原区、沿海区和山地丘陵区三个区域。对三个区域的新农村建设的空间情况进行宏观分析,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县级单位,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农居点复垦潜力进行研究。提出浙江省新农村建设分区域的空间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15.
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发展中国家,建立保护区应该以改善一国、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为目的,为该国、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发展服务。保护区建设要量力而行,在保护区建设中必须强调和维护保护区的事业性质。保护区没有发展当地经济的义务。自然资源利用不管合理与否,都与保护区的事业性质相悖。保护区应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6.
济南市水资源价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天然水资源价格和人工水资源价格的内涵,提出合理水资源价格应由天然水资源价格、供水成本、外部成本和机会成本4部分构成;提出合理的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应按地表水水资源费、地下水水资源费和引黄水水资源费分别制定;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应提高到包括工程费、服务费和资本费在内的水平,以补偿污水处理成本;实行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计量水价,使水价反映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本和条件的变化,以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117.
抚远县和一江之隔的哈巴罗夫斯克市及其周围地区,以其优越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和互补性,具有发展双边(多边)经济技术合作的广阔前景。建设抚哈合作开发区,不仅有利于振兴当地经济,而且可作为参与东北亚国际分工与合作的窗口,通过外参内联,实现由边疆到内地,由双边到多边的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带动和促进两国内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8.
自然资产负债表是自然资源管理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水资源会计是自然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重要范围,水资源会计是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来分析和统计水资源。研究对水资源会计在国内外研究发展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在中国开展水资源会计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必要性。研究进一步对水资源会计的理论构架从会计目标、会计主题和会计理论等进行了探讨,明确了水资源会计容易混淆的概念。结合秦巴山区的情况,提出在秦巴山区实现水资源会计的具体步骤。  相似文献   
119.
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梳理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计量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研究结果:(1)从发文趋势看,国外研究相对成熟且为国内研究奠定了基础;(2)从研究热点看,国内研究前沿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国外为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应用研究,且国内侧重理论研究,国外多为实务研究;(3)从高频关键词聚类看,国内外分别基于“自然资源产权理论与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以及“产权结构及其理论与公共产权资源管理”等视角呈现聚焦主题。研究结论:有关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研究,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框架,且研究内容、研究前沿与研究主题等差异较大,未来可加强产权制度的国际合作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拓展国内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推进自然资源产权制度的创新性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0.
内蒙古林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林区经济增长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经济增长方程,从时间序列数据角度进行测算,通过分析林区的各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了内蒙古林区经济增长的函数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了解资本、劳动、科技等要素对林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掌握经济增长的内在规律,进而提出适合国有林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