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61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财政金融   805篇
工业经济   282篇
计划管理   3251篇
经济学   1541篇
综合类   3493篇
运输经济   47篇
旅游经济   242篇
贸易经济   1250篇
农业经济   163篇
经济概况   161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77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9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951篇
  2013年   1188篇
  2012年   1159篇
  2011年   1783篇
  2010年   1174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780篇
  2007年   675篇
  2006年   666篇
  2005年   491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5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多元转型: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成杰 《改革与战略》2008,24(12):32-34
民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其运行和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只有从内、外部同时入手,实现多元复合转型,才能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52.
感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准则。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大学生存在感恩意识缺失现象。重拾缺失了的感恩意识对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生命以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3.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政府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训中拥有无可争议的地位,但政府能否对自己的角色加以理性定位却事关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本文提出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应该扮演催化剂、支持者、激励者和调控者的理性角色。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职教学生的规范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就当前如何做好职教学生的规范教育提出了设想,并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了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分析当今教育存在的某些问题 ,提出就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应采取的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6.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特点与内容,指出了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性以及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实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现代化的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57.
在素质教育中,在人才素质的诸要素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是灵魂。这是最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观,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道德素质制约和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道德素质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治学态度;思想道德素质决定和影响学生毕业的发展和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58.
张伟 《经济经纬》2005,(4):40-42
笔者通过探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可能途径以及当前所要解决的问题,并就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走产业化之路是一种客观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9.
文学课教学中的审美人生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其终极目标不在于培养审美兴趣与审美能力,而在于培养审美人生观。这与文学自身的特性及文学鉴赏的要求有关。在文学课教学中落实审美人生教育应抓住作品的生命意识,强化情感体验,将审美与育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0.
A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ograms proliferate, the mixing of many cultures in the classroom creates new teaching challenges. This paper reports on how an American accounting professor coped with cultural differences at INSEAD in France. Student evaluations for the first course taught at INSEAD revealed a variety of problems that the professor tried to resolve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in the next course he taught. Confronting the students directly with the problem, enlisting their aid in improving the course, and eliciting specific feedback all combined to substantially raise the level of student satisfaction. The principles applied in this intervention are broadly applicable to college professors, not only those working with “international”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