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47篇
财政金融   126篇
工业经济   126篇
计划管理   411篇
经济学   362篇
综合类   244篇
运输经济   31篇
旅游经济   45篇
贸易经济   269篇
农业经济   297篇
经济概况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31.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1998~2005年以来21个地级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和聚类分析法对评价结果进行时空分析,从区位、经济等方面探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2.
试论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框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是物种多样、资源丰富的生态系统,同时兼具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价值。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建立,是稳定湿地周边经济,保障湿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在分析阐述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立的目的、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涉及的相关利益者和主客体,探讨了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补偿标准、补偿手段,初步构建了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补偿框架。  相似文献   
133.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游憩效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针对森林景观具有部分公共商品的特性 ,将TCM法 (即旅行费用法 )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引入到森林景观游憩效益的评价中来 ,对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的游憩效益进行评价 ,得到其景观游憩效益为 3 .92 0 6 1 4亿元。  相似文献   
134.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收益的分配是国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其收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一种可持续利用评价模型找出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进而探讨一种有利于改善这些评价指标的城市土地收益分配模式,使其有利于促进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5.
[目的]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逐渐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及负面影响,协调两者间的关系,对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通过文献查阅和数据调查法,以武汉市黄陂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及负面影响。[结果]农业生态旅游对黄陂区域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有效地促进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就业及国民经济的增长,然而也存在农业生态旅游投资大、农民获利不均等因素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等负面影响。因此政府有必要提前科学规划农业生态旅游,提供支持引导,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论]鉴于黄陂区农业生态旅游对区域经济的贡献高于负面影响,为进一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综合协调各个方面,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以其为推动今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6.
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稻鳅共生是典型的稻田综合利用模式,符合生态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稻鳅共生生态系统的生理生态学机制开展试验研究,为进一步推广稻鳅共生种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水稻单作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泥鳅养殖密度下的稻鳅共生对水稻农艺性状、土壤理化性质、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并对稻鳅共生种养模式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与对照处理相比,水稻长势在株高、有效分蘖率、根长等方面有一定提高。养殖田水稻株高增高了3%,有效分蘖率提高了8%~11%,根长提高了8.8%~31.3%。在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与对照相比,土壤容重降低了7.1%~21.2%,孔隙度增加了4.1%~14.7%。实验前后养殖田内土壤有机质增加了3.5%~26.5%,对照田降低了2.5%~5.8%。土壤肥力(氮、磷、钾)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对照处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5%~25%,同时稻田增收泥鳅1 725~3 375kg/hm2,净收入为1.836 0万~2.307 0万元/hm2,经济效益提高了3.65~4.84倍。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中泥鳅的养殖密度为30万尾/hm2时稻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佳。[结论]稻鳅共生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高了稻田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137.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功能与效益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该研究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的结构、功能和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式将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和生活进行了很好的结合,既解决了沼气发酵原料,净化了环境,又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肥料,在有限的土地上,科学、高效地利用时间、空间等资源,实现了能源生态系统中物流和能流的良性循环,达到了能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一个面积为350m2的"四位一体"温室大棚(养殖业、种植业)总的年纯利比普通农户的增加了1倍,同时该模式的采用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8.
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对于合理利用土地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湖北省成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1996-2006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的动态变化和区域差异变化,并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其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近...  相似文献   
139.
南北苏丹的油气资源分布不均,北苏丹仅拥有原苏丹油气储量的30%,南苏丹拥有原苏丹70%油气储量。南北苏丹主要含油气盆地包括穆格莱德盆地、麦卢特盆地、喀土穆盆地和红海盆地。南北苏丹分离后,核心矛盾是石油收益的分配、领土划分问题和民族宗教冲突问题。南北苏丹分离后的油气资源分布、投资环境等已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南北苏丹分离对我国的油气合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苏丹南北分离的新局势,我国需化解南北苏丹矛盾,巩固原有合作成果,加强前期投资环境研究,增强投资合作中的社会责任,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建立多元化油气进口通道,有效保障我国油气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40.
兰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但在补偿的范围、补偿的标准以及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对兰坪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明晰产权,科学管理;科学评价,提高标准;拓宽渠道,加强监督;转变职能,加强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