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财政金融   25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137篇
经济学   144篇
综合类   104篇
运输经济   10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99篇
农业经济   214篇
经济概况   8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远景目标,因此测算和回答能否和如何如期实现该目标,对于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坚持“四个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根据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的发展经验,对2021—2035年我国潜在增长率变化进行了测算。一是参照跨越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在我国相同发展阶段时各主要生产要素的变化,模拟设定我国未来各主要生产要素的增长率;二是通过运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模型测算基准、乐观和悲观三种不同情境下未来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验证我国2035年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三是依据主要要素对潜在增长率的贡献度,提出我国如期实现2035年发展目标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2.
文章以拓展的市场区理论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城市群集中与城市群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中国十一大城市群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城市群集中过程中,城市群有效产出并不会无限增加,最终趋于平稳的增长状态;而且随着城市群规模经济的增加和潜在市场规模扩大,城市群集中度先提高,然后又会出现下降的现象。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城市群集中与有效产出增长之间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并表现出一定的稳健性。未来中国城市群发展要遵照城市群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13.
基于港口区位论的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提出以区位分析作为制定港口物流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建立了港口区位势的分析模型,并应用模型分析了汕头港和厦门港的区位势。根据港口区位模型,要提高港口的区位势,应采取加强对腹地货源的吸引能力,优化港口和腹地之间的集疏运体系.增强港口内在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最后以汕头港为例,提出基于港口区位论的港口物流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4.
本文以产业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价值链特征。探讨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增值结构及实现方式,特别是基于产业价值链分析的经济价值增值实现。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价值链因其保护手段的独特性而与一般价值链相异,在符合市场要求的条件下,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值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通过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地理标志产品自身的经济价值才可能显现出来,资源优势才有可能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环节的分析中可知.地理标志产品的产业价值链涉及多个要素主体,同时作为一个动态的系统,产业价值链组成的要素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15.
在界定休闲渔业产业化概念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产业和支撑四个方面,创新性地选取26项指标构建休闲渔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休闲渔业产业化发展潜力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休闲渔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呈现东部沿海地区和中部的湖北相对领先,中部其余省份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分布格局。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长江经济带休闲渔业产业化发展潜力划分为四个等级,并分析不同等级地区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据此提出促进各地休闲渔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6.
使用SBM-Undesirable模型测算我国31省份的新能源制氢效率,从新能源制氢效率和新能源装机容量两个维度构建评价体系,再应用熵权评价法,对我国31省份的新能源制氢潜力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新能源制氢潜力2017—2030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风电制氢的效率明显高于光伏制氢;西北和华北地区的新能源制氢潜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和华南地区存在新能源制氢潜力与加氢设施建设之间短期发展不均衡的现象;2030年我国各省份新能源制氢效率和潜力较2017年都有所提升。最后,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改善我国氢能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7.
非用地扩张型总体规划是在紧缺资源束缚条件下,特殊地区的特殊规划,也将是未来我国绝大多数城镇发展或迟或早都会面对的问题,是一个相对前沿的规划编制方式。本文以处于广佛都市圈中南海区大沥镇为例,对非用地扩张型总体规划的编制进行初步研究,主要从城乡统筹、发展转型、产业升级、空间挖潜、制度创新等角度,阐述非用地扩张性总体规划编制所应当关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8.
This article empirically analyses the link between market potential and regional wages in the enlarged EU. We contribut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several ways: (1) we analyse the link between market potential and wages for the EU27 and (2) deconstruct total market potential into several geographical components and analyse their respective contributions to explaining the geographical wage structure. We correct for existing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d endogeneity by using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generalized spatial two-stage least squares (IV GS2SLS).  相似文献   
119.
Economic geography and wages in Brazil: Evidence from micro-dat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impact of market and supplier access on wage disparities across Brazilian states, incorporating the control fo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methodology. We estimate market and supplier access disaggregated by industry, and we compute access to local,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separately. We fin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market access and wage differentials,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market access level (international, national or local), and using instrumental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20.
中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环境绩效与节能减排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全要素方法,将环境污染(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作为能源利用经济产出的环境成本纳入研究框架,运用2000~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CCR-DEA模型,测算了中国29个省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并度量了其环境绩效,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中国各省份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了中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效率差异并采用Tobit模型检验了中国节能减排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当前中国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及其环境绩效整体水平都偏低,尚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中国各省份、三大地区的能效及其环境绩效发展都显著不平衡,节能减排潜力巨大;(3)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地区的节能减排能力有显著影响,而促进技术进步、优化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是当前提升中国节能减排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