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883篇 |
免费 | 385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894篇 |
工业经济 | 416篇 |
计划管理 | 1996篇 |
经济学 | 1734篇 |
综合类 | 1647篇 |
运输经济 | 164篇 |
旅游经济 | 472篇 |
贸易经济 | 2069篇 |
农业经济 | 455篇 |
经济概况 | 14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4篇 |
2024年 | 245篇 |
2023年 | 275篇 |
2022年 | 161篇 |
2021年 | 235篇 |
2020年 | 438篇 |
2019年 | 432篇 |
2018年 | 380篇 |
2017年 | 411篇 |
2016年 | 451篇 |
2015年 | 375篇 |
2014年 | 679篇 |
2013年 | 1307篇 |
2012年 | 870篇 |
2011年 | 848篇 |
2010年 | 678篇 |
2009年 | 583篇 |
2008年 | 659篇 |
2007年 | 529篇 |
2006年 | 494篇 |
2005年 | 342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74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106篇 |
2000年 | 96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3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齐文浩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8)
本文以沪深股市中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同时分析企业规模、企业所在地区发达程度、企业风险性水平、企业性质这四个变量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用 SPSS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分析和分组回归分析,识别了食品类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企业所在地区发达程度和企业性质都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风险性水平反方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企业规模没有调节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本文基于1990—2012时间序列数据,对社会治理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 Johansen 协整和 Granger 因果检验,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为了弥补时间序列数据只包含时间和指标两维信息的缺陷,进一步基于2000—2012年中国31省域面板数据,对二者进行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估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治理支出会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社会治理支出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各省域社会治理支出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73.
社会资本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石,它可以打破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促使人们遵守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则,解决人们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利益冲突,以及抵御外来污染转嫁。当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市场、政府力量等向社区的渗透,我国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正面临流失的危险,这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社会资本流失只是一种暂时现象,它可以在现代农村社区中得以重构与再生,这种重构与再生,沿袭的是一种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74.
孙俊娜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8):164-171
目的 农户搬迁后在安置地的融入和发展是决定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分析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有利于为实现农户更好融入新环境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文章从社会融入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搬迁农户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利用8省16县969户的搬迁农户样本和多层模型分析技术,实证检验了安置方式对搬迁农户社会融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 与村内安置相比,外村安置、乡镇安置和县城安置对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增大,具体表现为对搬迁农户经济融入、社会交往融入以及心理融入的影响。机制分析得出:安置方式通过影响农户的生计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其经济融入,通过影响农户的旧关系网络和新关系网络的建立影响其社会交往融入,通过影响农户对新环境的适应程度影响其心理融入。结论 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准施策开展帮扶,满足搬迁农户的安置需求,促进农户融入新环境。 相似文献
75.
创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动力。探究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企业创新发展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本研究建立包含团队断裂带、团队异质性、环境不确定性以及企业声誉等要素在内的企业创新影响机制模型。通过对66家电子信息企业样本进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本研究探究企业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各个要素对于企业创新的协同效应与联动关系。研究发现: 高企业创新绩效的驱动路径有三条,路径1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声誉情境下,低高管团队学术背景异质性及低断裂带距离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2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高企业声誉情境下,高团队学历异质性与低断裂带强度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路径3强调在高环境不确定性、低企业声誉情境下,高团队断裂带强度与低团队断裂带距离有利于实现高企业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拓展了社会身份理论在企业创新领域的应用,也为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6.
农民工城乡迁移个人机会成本的构成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城乡迁移的个人机会成本可归纳为经济性个人机会成本、社会性个人机会成本和政治性个人机会成本三大类,基于笔者主持的1012名城乡迁移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文章分析了这三类个人机会成本各自的构成,并对它们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7.
以制造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构建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工匠精神的双路径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关怀型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收集的538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对工匠精神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怀型伦理氛围在心理所有权、和谐式工作激情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双路径影响机制,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前因变量研究,并为培育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8.
袁雪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5,31(1):166-171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提高污染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试行环境责任保险,经历了从任意性责任保险到强制性责任保险的发展历程,发展思路和模式也逐渐清晰,当前已经具备构建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基本条件。实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相契合,投保环境责任保险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发展的规定,为制度构建奠定了政策基础。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第52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投保环境强制责任保险,为制度构建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在船舶油污损害强制责任保险和交强险方面的立法和实践可以为制度构建提供参考,同时在保险模式选择上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成熟的环境责任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9.
在我国社会救助的主体结构中,政府固然是第一责任主体,但受政府财力所限,政府救助存在许多盲点,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游离在政府救助的保障网之外.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国情出发,帮助社会困难群体的职能不能只由政府单独承担.应发挥各方面的力量,使社会救助逐渐形成由政府包揽过渡到政府和非政府力量共同参与的社会救助新机制. 相似文献
80.
科技公益创业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科技公益创业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目前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包括:科技公益创业重要性的分析、科技公益创业维度及其概念的界定、科技公益创业理论框架与创业、公益创业以及一般的科技创业理论框架的差异分析、科技公益创业绩效测评体系研究、国外科技公益创业的成功与失败案例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