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68篇 |
免费 | 140篇 |
国内免费 | 53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4篇 |
工业经济 | 99篇 |
计划管理 | 457篇 |
经济学 | 963篇 |
综合类 | 206篇 |
运输经济 | 30篇 |
旅游经济 | 103篇 |
贸易经济 | 211篇 |
农业经济 | 849篇 |
经济概况 | 3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138篇 |
2022年 | 169篇 |
2021年 | 179篇 |
2020年 | 239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135篇 |
2015年 | 147篇 |
2014年 | 143篇 |
2013年 | 254篇 |
2012年 | 247篇 |
2011年 | 231篇 |
2010年 | 178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35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119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36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基于PCA-ESDA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时空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单元,选取1999—2008年反映旅游经济的相关指标,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出每个省份旅游经济的综合得分,然后对综合得分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从"长三角"及"珠三角"向内陆逐渐降低的特征。1999—2008年中国旅游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不显著,但局部空间自相关却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沿海省份位于HH区,西部省份位于LL区,西南、部分东部和中部省份位于LH区和HL区。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持续的非均衡态势,1999—2008年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的总体空间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省域旅游经济集聚的空间依赖性、省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与资源禀赋、政府政策是影响中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三峡人居空间景观的生态特质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
基础保障,科学总结其生态经验,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
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对其山水环境、簇群人居、
滨江岸线和多维绿地4个方面景观生态特质的提炼,分析三峡
人居景观与特殊自然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识别山水关联、簇
群交错、蓝绿网络、复合格局主导的景观生态模式与特征。结
合三峡山地环境条件,提出景观格局规划优化途径,包括维育
山水生态活力、保护簇群核心生境、修复山地蓝绿景观,以及
管控生态要素体系。研究结果可为库区人居景观建设提供规划
方法和管控建议,以期实现生态文明语境下三峡人居空间景观
探索的地域性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3.
基于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内和区域间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运用空间偏微分方法,依据测算出的2010—2019年我国各省(区、市)四部门金融杠杆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数据,考量我国四部门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溢出。结果显示: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空间趋同性特征;由于金融杠杆部门结构和所在区域的不同,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内溢出存在显著差异;此外,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区域间外溢效应明显,忽视该区域间溢出,将不利于准确评估金融杠杆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冲击。 相似文献
54.
55.
市场集中与空间集聚: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作为现代产业组织演进的两条基本路径,分别从企业内部与企业之间推动产业组织形态的调整与演进。在工业化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二者在产业组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二者在功能上不能完全互为替代,在发展趋势上呈现相互融合、功能互补的态势。在我国的现阶段,产业的市场集中和空间集聚都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与此同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利用我国整车与零部件产业2002~2012年的数据,分析了中国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协同共聚的空间布局及其空间演化趋势,以期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意义。研究发现:我国整车产业布局与零部件产业布局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2002年我国省域样本中,山东、安徽、北京与天津的整车与零部件产业空间共聚趋势明显;而在2012年的样本中,辽宁、北京、天津、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的共聚趋势明显,这些省份逐步形成了2个整车与零部件空间上协同共聚的群落,一个是以北京为中心,天津、河北、辽宁环绕的共聚群;另外一个则是以安徽为中心,湖北、江苏环绕的共聚群。 相似文献
57.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和网点分布密切相关,规模扩张通常意味着分支机构网点的空间扩张.金融业是关系密集型行业,关系在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其经营的经济规模也是不一样的.个人保险类金融产品关系性最低,其经营也最接近普通消费品的营销原则;公司类产品最具有关系性,其经营最依赖于银企双方的关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关系型的经济规模较小,非关系型的经济规模较大.金融机构经营领域是不同关系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业务集合,这很容易使金融机构过度膨胀.通过机构专业化、组织集团化和配送一体化可以改变这一特征并提高金融机构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58.
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基于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的再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经济增长空间传导的非线性趋势,利用最新发展起来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技术,对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了识别,并在社会网络分析框架下揭示了其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1)线性 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严重低估了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而采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不仅可以揭示出更多的空间关联关系,而且能够识别出更多可能的空间溢出渠道,这为提升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协同效应提供了更多的实证支持。(2)中国省际经济增长从整体上呈现出更紧密的、更稳定的网络结构形态,在中国省际经济增长的最大可能性网络(ML-Network)中没有任何一个省份能够“孤立”于整体网络。“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必须从全局的、整体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探寻并创造出更多的空间溢出渠道,发挥经济增长不同板块的不同功能,实现区域经济空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9.
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及其演变一直是城市地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土地利用学等学科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开端,在未来近半个多世纪的时期中,将一直处于急剧突变进程之中.加强对我国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从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的根源分析问题.本文简要概括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在空间上的两种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用地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主体、驱动力和驱动机制,以期为更好地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及其空间关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基于研究单元全部土地利用类型数据,采用碳排放计算模型,估算了中国31个省区1990-2008年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揭示其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了中国省级尺度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的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1990-2008年,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从9.67×108t持续上升至32.37× 108t.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7.8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排放量占总碳排放量的90%以上.②受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形差异的影响,碳排放强度空间差异显著,重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北部沿海地区,轻度碳排放区域集中分布在西北、西南地区.③全局自相关Moran'sI值从1990年的0.1558持续上升至2008年的0.2734,说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在省级尺度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且集聚程度不断增强.④集聚中心和孤立点的空间转移存在较强的规律性.⑤局域自相关分析表明,中国土地利用碳排放强度表现出十分明显的局部空间差异.碳排放强度高值集聚区和低值集聚区均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锁定和路径依赖特征,体现为高值集聚区向沿海集中,低值集聚区向内陆迁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