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2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43篇
工业经济   84篇
计划管理   147篇
经济学   340篇
综合类   208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29篇
农业经济   101篇
经济概况   19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发展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京津冀城市群呈"双核心"发展,群内城市发育不均衡,有效的协同发展机制面临新机遇。本文从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城市群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城市群地级城市发展质量,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发展质量做了对比评价。研究表明:北京和天津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11个地级市,衡水城市发展质量指数最低,天津在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质量指数低于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石家庄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河北其他城市,上海城市发展质量指数高于北京和天津,北京在智慧化水平、公共服务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上海和天津,上海在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质量指数高于北京。  相似文献   
92.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金发  余园园 《技术经济》2006,25(10):32-35
对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正确认识与划分在区域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理论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接着重点对其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主要从产业集群发展动力与演进路径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了有待深入的相关研究与展望。  相似文献   
93.
FDI在中国的区位选择:1992~2005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国8大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接受地区1992~2005年相关数据,分析FDI区位选择因素以及地区间FDI的竞争问题。结果表明,劳动生产力、产业集聚、教育投入在两层含义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而工资水平、单位劳动成本仅在第一层含义上具有显著影响,在地区间对FDI吸引的竞争含义上影响不显著;另外,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在两层含义上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影响皆不明显。  相似文献   
94.
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城市经济数据,运用工具变量回归从专业化和多样化层面探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不论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均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分样本检验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作用主要存在于沿海省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中小企业。在作用机制方面,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主要通过提高创新水平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而多样化集聚则通过加快要素流动和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  相似文献   
95.
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由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世界范围内许多产业的发展已经或正在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转变,柔性专业化中小企业随之不断涌现。在此过程中,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部门中的大量专业化企业通过彼此间稠密的生产合作或市场交易网络,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聚体。这些柔性集聚体发展成为颇具竞争力的区域系统,奠定了现代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96.
安徽城市群的发展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竞争力,对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其发展规模和方向是有规律可循的,并需要一个成长的渐进过程。安徽城市群在发展和规划过程中,由于自身定位不清和地方利益的驱动,部分城市、城市群之间不顾现实发展基础和城市群发展的客观规律,盲目贪快求大,严重影响了城市群的正常形成进程。为此,安徽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更为审慎的态度,在明确发展什么样的城市群,谁来主导发展以及如何发展这样一个准确定位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提升中心城市极化功能、完善城市等级结构、建立跨行政区域的协调组织和多元化城市群治理机制等方法和措施,来推进安徽城市群在符合内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7.
The resources-oriented industry cluster is geographically close to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rocessing industry.The knowledge-intensive,technology-intensive,capital-intensive,and labor-intensive is a relatively aggregate associated with natural resources and will structure commonality and complementary coupling so that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closely related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 resources-oriented industry cluster in Yunnan has general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will for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terprise spatial aggregation of innovative network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value chain.According to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resources and resources market behavior in Yunnan,the particularity of resources commodity production has conduced resources market structure and general merchandise market structure many differences.Optimizing the cluster structure and extend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have improved the productivity of the cluster and extension the lifecycle of the clust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8.
于长立 《价值工程》2012,31(34):321-323
城市的生态宜居性就是指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居住、健康发展的自然和人文空间环境。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是吸引高素质的人才的需要,是稳定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原经济区主体城市群生态宜居性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意义重大,建设中需要构建强大的生态经济体系、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9.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无论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增量,风险资本总量、增量,还是从风险投资的规模及投资强度而言,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各地区风险投资发展严重不平衡,如何打造系统环境促进风险投资发展成为各地区政府的关注重点。本研究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基于双重聚集经济性效应理论深入探究了各地区政府如何打造风险投资系统环境,形成一级和二级聚集效应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00.
We consider a model with a population consisting of earners and retired persons; elderly care is publicly provided. There is one big city, where congestion effects and agglomeration forces are at work, and a number of small villages. We show how the externalities related to population mobility lead to an inefficien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rners and retirees, and we characterize the second‐best solution. Decentralization of this solution in a fiscal federalism structure requires the use of taxes and subsidies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earners and retired persons living in the city and the villag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