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有德的人才能领导他人,对立了功的人,则应该给予物质上、精神上的奖励. 德从字的组成上看,可以理解为将十四个人的心凝聚起来共事,也就是说德即领导力.在战斗中,不是说杀伤敌人多的就能当上小队长,想成为小队长,必须要有领导力,即具备德.战斗中歼灭敌人,那是立功,应该为士兵佩带勋章.如果不能区分德与功,处理人事关系就会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语》为政第二篇第一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句话从字面来理解很容易,但是重点在"政"和"德"。此"政"非当下所讲的政治,而是指一个团体,一个组织。这里的"德"也可以笼统的指道德,但理解为"好的行为和正确的思想"更确切一些,就是为人师表,要作表率。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 相似文献
3.
4.
高校三支队伍建设是指配齐建强高校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专职组织员.孔子提出的以德主刑辅、以民为本、礼治为主要内容的为政以德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德治思想的源头,在人才标准、为官之道、安民之策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主张,对高校选拔三支队伍人员和提升三支队伍人员素质方面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著名思想家,其思想在中国古代以及当今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他的“为君之道”对于今天的居上位者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为政以德、选贤用贤和以民为本三个方面对孔子“为君之道”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曲海燕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13):58-58
一、“依法治国”必须与“以德治国”密切结合
“德”、“法”之争,古已有之。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围绕着“德治”与“法治”,“礼治”与“刑治”,“王道”与“霸道”,“仁政”与“暴政”的争论异常激烈,直到今天这种争论仍然存在。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德治”,提出要“为政以德”;但孔子也曾提出“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张“法治”,提出要“以法为教”,但韩非曾提出“誉辅其赏,毁随其罚”,“赏誉同轨,非诛俱行”的原则,强调道德舆论的毁誉必须与法的赏罚相协调。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德主刑辅”的思想。认为“刑者德之辅”,“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而苟子则认为但靠赏庆刑罚不能尽人之力,教化不足万能的,主张教与诛、礼与刑相结合。总之,古人在如何处理德刑关系上,主要有“德主刑辅”,“刑主德辅”,“德刑结合”几种观点。事实上,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弱势群体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在不利地位的人群。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的数目是非常巨大的,关怀弱势群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弱势群体,我国自古就有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与实践。先秦儒家关怀弱势群体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孝道、博爱、以民为本等是其仁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于当今社会关怀弱势群体的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臣君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46-48
无为而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理想政治状态,同时也是儒道两家共同的政治理想。儒家的无为是一种君无为而臣有为意义上的治道思想,君主德盛而民自化,君主不必躬亲,只需以榜样的示范力量去推行德政,进而便能达到以德化民、天下大治的政治效果。这一思想虽然带有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所蕴含的政治观、平等观、道德观,对于当今时代正确处理道德与法治的关系,以及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北辰区是天津市环城四区之一,区名出自论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冠以区名意思是天津北部一颗璀璨的明星。北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天津市唯一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双街村位于北辰区双街镇的中部,辖区面积1.7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15户、1717人。村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党员112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