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8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财政金融   2142篇
工业经济   1102篇
计划管理   3533篇
经济学   2355篇
综合类   431篇
运输经济   353篇
旅游经济   32篇
贸易经济   2259篇
农业经济   798篇
经济概况   36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39篇
邮电经济   12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146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790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087篇
  2009年   1306篇
  2008年   1675篇
  2007年   1574篇
  2006年   1751篇
  2005年   1569篇
  2004年   718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270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218篇
  1997年   285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238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造纸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国际公认的"永不衰竭"的工业。造纸工业因其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潜力巨大,正成为我国21世纪的"朝阳工业"。宁波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造纸基地,如何做大做强造纸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是面临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之一。宁波:亚洲规模最大的造纸基地近年来,宁波临港大工业基地初步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计局核算司司长许宪春近日就实施《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记者:为什么要对1992年颁布实施的《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进行修订?《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对试行方案做了哪些重大改进?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以下简称新方案)是以国际通行的国民经济核算标准,即联合国1993年SNA(The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即国民账户体系)的原则和方法为基础,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制定出来的,与1992年颁布的试行方案相比,这次主要做了以下若干方面的改进。第一,取消…  相似文献   
3.
《河南经济》2003,(5):36-37
  相似文献   
4.
郭志 《珠江经济》2004,(7):39-41
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们又开始伤脑筋了,大肆争论高速发展的经济有没有过热?有没有走出可怕的通缩?  相似文献   
5.
《数据》2003,(9):61-61
进入8月份,全市经济发展基本摆脱了非典影响,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长幅度均好于7月份。但经济发展中结构矛盾和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已经有所表现,应密切关注。1. 国民经济较快增长。下半年以来,非典影响逐步消退,经济增长基本恢复正常。初步测算,1-8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32.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9.9%。2. 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较好。1-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0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2.7%,增速比1-7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当月实现增加值83.5亿元,为今年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指出:“要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为各行各业今后五年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杨速炎 《珠江经济》2005,(12):54-58
10月8日至11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重点研究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