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评价了有关“非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提出并分析了“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说明了这一观点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资本逻辑下,机械自然观占据了主流,造成了人和自然被双重的状态,其哲学之源在于近代哲学的主客二元对立,其现实之源则是资本逻辑的历史运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这种自然观进行了历史的批判,并提出了在“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基础上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历史统一的自然观。尽管马克思的“人化自然”是当代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但却不仅仅是伦理召唤,而是更具有内在整体视域,更加注重在批判和重塑社会制度的历史实践中重构人与自然的历史性统一。  相似文献   
3.
早期不同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东西方传统自然观的特殊性。文章认为二者存在着“天人合一”与“天人分离”、顺应自然与战胜自然、德性主体和知性主体的差异。这为我们掌握正确的自然观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柳 《经济研究导刊》2013,(33):228-229
自然界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恩格斯通过从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出发,以自然科学为中介,运用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论证了自然界的辩正本性,揭示出自然界的各种物质存在的物体之间的普遍联系和永恒运动。  相似文献   
5.
纵观中西文化,不难发现中西传统自然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西方传统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人类支配的,可以随意掠夺。从这两种自然观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宝贵的自然环保思想对今天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珍 《西部大开发》2009,(12):102-104
著名小说家兼诗人托马斯·哈代和威廉·福克纳在诸多方面存在很大的文学可比性,哈代和福克纳作为西方地方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作品以历史变迁、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为主题,富有浓厚的地方感、历史感、乡土感和怀旧感。本文将多视点多层面对比分析二人浓厚的地方乡土文学色彩、自然观、历史观、后殖民主义文学倾向以及文学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7.
《商》2016,(8):65-66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吸取了以往自然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克服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因素,提出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全面认识人的实践活动。自然观的演变与发展也是人类思想的一步步探索和进步,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愈加突出,但这种矛盾并非不能调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展实践活动是我们人类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8.
商叙明 《商》2014,(41):104-104
雪莱和华兹华斯创作力大量歌颂自然的诗篇,但是他们的自然观却有所不同,主要原因是他们在诗人和诗歌的社会功能和诗歌语言观点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日本,有时某些精灵会附身于人类。这些妖怪(y6 kai)、超自然的存在、善良或邪恶的鬼魂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们同人类、山川、神明、岩石乃至摩天大楼一道栖居在同一个世界中。就我本人的经验,对今天的西方感性而言(我必须坦言其局限,尽管自己也身在其中),谈起妖怪,眼前最先浮出的画面是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一幕幕场景和角色:森林精灵,龙猫,还有那些藏身在废弃住宅中的小煤渣怪物susuwatari。在日本,一切事物乃至整个自然都被赋予了灵性,换句话说,万物之中皆有kami存在,即某种属灵的本质。在人类世界、自然、宇宙、精神性和终极对象之间,本无任何界限,唯有不息的跳荡和共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自然观,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历史与自然、实践与自然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扬弃了近代西方的机械自然观,修正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自然观,客观深入地剖析和把握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共存关系。本文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用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实践的方法在社会历史中去理解和考察马克思的自然观,展现马克思自然观的科学内涵,进而揭示出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为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治理指明方向,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启示。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以及对当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