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384篇
工业经济   60篇
计划管理   297篇
经济学   720篇
综合类   235篇
运输经济   22篇
旅游经济   6篇
贸易经济   696篇
农业经济   73篇
经济概况   122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2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81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91.
黄益平 《长三角》2011,(5):18-20
1996年12月,中国承诺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原本的设想是再经过五年到十年的时间,逐步完成资本项目下可兑换的改革。不过因为紧接着发生了东亚金融危机,这一计划被无限期地推延了。  相似文献   
892.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加强区域合作已经成为各地区和各级政府新时期谋划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在广西和广东交汇处建立两广合作信都经济区,既是贺州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也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区域合作的创新举措,不仅有利于贺州营造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89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与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十年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成为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回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过程,主要经历了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签署《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服务贸易协议》、签署《投资协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形成等五个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世界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衰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经济发展需要以及“东盟+3”合作进展缓慢等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894.
《大陆桥视野》2010,(10):26-27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合作的示范区,全国惟一的跨境经济贸易区。中哈两国共同筹建的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两国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境经济贸易区和区域合作项目,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相似文献   
89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趋势。近年来,东亚一体化是东亚国际关系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从客观发展趋势和各方积极愿望看,东亚一体化已成为亚洲区域合作中富有活力、前景广阔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东亚一体化迄今还主要停留在理念层面,学术界对其内涵尚未取得明确的共识。东亚一体化面临多种路径选择,路径选择的正确与否将关系到东亚一体化能否进一步向前推进。  相似文献   
896.
2012年.青岛将积极创建国际贸易中心试点城市。青岛市副市长姚坚指出.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青岛具有独特的优势。青岛地处东北亚的重要口岸.如何利用青岛与日、韩两国交通距离近、口岸联络广泛、企业来往密切的特点,促进中日韩的区域合作.在该区域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逐步发展和实现.需要逐步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897.
作为内蒙古最发达的地区,呼包鄂的发展以能源为引擎,正在向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经济发展聚势转型阶段迈进。在会展业这一新兴产业上加强区域合作将有利于呼包鄂地区整合资源、把新兴的服务业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898.
中国的城市化和城市区域化是21世纪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走向的一场革命,但在我国城市区域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城市间相互挤压、重复建设、交易成本上升、效率降低甚至互相拆台、以邻为壑等严重的恶性竞争问题.城市恶性竞争的问题不解决,区域经济一体化就是一句空话,城市区域(或日都市圈)也难以快速形成与正常成长.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陈安国教授的专著《城市区域合作》于2010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这部书中,陈安国教授提出,必须通过城市合作解决恶性竞争带来的问题,并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城市区域合作相关的理论问题,提出了区域合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99.
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各地区共同努力、共同面对的不可避免的大趋势,不仅经济、政治、生态领域的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普遍价值的建设也成为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东亚作为多元世界的重要一极,在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面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利用自身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其他地区一起平等地、积极地重建世界的新价值观.作为东亚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和谐、忠孝、整体主义、义利兼顾等价值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并付诸在实践交往中.  相似文献   
900.
本文通过ARMA(m,n)-GARCH(p,q)模型,EGARCH模型和GARCH-M模型对东亚五国货币的波动性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日元,韩元和林吉特对外界金融冲击的抵抗能力较弱,日元和林吉特存在风险溢价效应。人民币和新加坡元的整体波动性较低,新加坡元汇率长期来看都是相当稳定,并且模型不存在风险溢价和杠杆效应,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存在较强的杠杆效应。中国央行的干预政策能够有效较低货币汇率的波动性,而日本和马来西亚央行的干预政策提升了货币汇率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