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69篇
综合类   27篇
贸易经济   7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形成了关于美国国际贸易方面三个被普遍接受的事实,并且在商品和服务市场全球化的文献中,经济学家们会经典地引用美国GDP贸易额的增长。自1970年以来,GDP出口额翻了一翻,进口额几乎翻了三翻。美国经济中国际贸易重要性提高的这个基本事实是众所周知的。本论文从3个重要方面考察美国贸易的组成——中间品、加工品与服务,跨国子公司销售与出口。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贸易统计库的合并数据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出口的扩展边际和出口的集约边际,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中间品进口对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系数标准化发现,中间品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多体现在集约边际而非扩展边际;分样本检验中,发现中间品进口来源国、贸易方式以及所有制类型会对促进作用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的发现为中国出口贸易扩展主要源于集约边际提供了一个科学的解释,也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与转型提拱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发展中的原产地规则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平 《财贸经济》2004,(9):52-55
现行原产地规则对中国原产地的认定标准和管理相对宽松,使相当大部分加工贸易产品轻易获得中国原产地证,引起我国与贸易对象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我们应理清我国原产地规则修改思路,在遵循WTO原则基础上,统一和规范我国原产地规则及其管理工作;原产地认定原则应是"构成比例为主,辅以加工工序",实行有差别的原产地标准,引导外资投向,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和中间品进口替代率.  相似文献   
14.
李天国 《全球化》2023,(1):55-62+135
中韩建交30年来,两国以经济互补性为基础,不断扩大贸易规模,深化经贸合作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中韩贸易逐步从原材料贸易发展到中间品的贸易模式,两国制造业竞争力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活跃的创新活动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攀升,这相应地改变了中韩贸易的商品结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美国对中国经济的遏制也在增强,未来中美战略竞争与博弈将影响中韩经贸关系。中韩有必要继续拓展合作制度框架,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形成更加牢固的经贸关系。中韩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加强在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持续挖掘两国产业合作互补性,探索新的经贸合作模式。中韩也有必要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在投资、服务贸易、金融、市场准入等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不断升级中韩产业合作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的背景下,依托加工贸易的中间品贸易地位十分突出.从长远来看,我国中间品贸易发展必须解决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底端、成本优势正在逐步丧失、欧美国家制造业回归政策影响较大、面临被周边国家替代的风险等问题.中间品贸易出现下降,虽然会起到倒逼转型升级的效果,但也会对我国出口和转型升级所需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应以产业结构转型提升价值链位次、以扩大内需提高经济自主性、借助“一带一路”加大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推进区域经贸合作协定等举措,不断提升我国中间品贸易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中间品进口会促进技术创新,但不同商品结构中间品带来的效应是否相同?构建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根据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选取13个我国主要中间品进口来源国(包括8个发达国家和5个发展中国家),利用我国2000—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间品进口商品结构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资源类初级产品、农业资源型制成品和低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而其他类初级产品、其他资源型制成品以及高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进口显著地促进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对于中技术工业制成品的中间品,从发达国家进口对我国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则显著地抑制了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将企业的中间品进口行为内生化,全面地考虑了企业进口地位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以全要素生产率为基点,将中间品进口的促进机制延伸至最终品出口结构。继而构建计量模型,经过检验进一步发现,从出口增长方式上讲,零部件的进口尤其是扩展边际的增加有利于最终资本品出口扩展边际的提高,而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本轮危机冲击下全球贸易出现的"大崩溃"现象,与当前国际分工演进趋势有关。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快速发展使得同一产品不同生产环节和阶段日益被分解,以中间需求为表现的产品价值链被延长了。因此,危机冲击下中间产品存货调整效应,会透过中间品顺次需求关系,在整条价值链上产生不断的"放大"效果,最终演化为全球贸易的"大崩溃"。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并纳入能够反映中间贸易品存货调整效应的替代变量,回归结果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说的正确性。上述结论,一方面意味着加强合作和交流,才是全球应对危机,促进贸易健康发展进而带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意味着不应过分夸大贸易波动可能引发经济波动的程度,从而错失"外向型"发展模式在特定阶段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企业异质性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海关数据库2000~2006年高度细分的进出口数据,从不同的维度出发,全面分析了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绩效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与不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相比,使用进口中间品的企业具有更大的出口额、更多的出口产品种类及更高的出口持续可能性。而且,伴随着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这种影响更加显著。同时,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外,从中间品的进口来源国看,企业使用从高技术国家进口的中间品对其出口绩效的影响更大。本文的结论在去掉加工贸易样本以及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后依然稳健。这一系列结论对中国制定贸易政策以使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杨夏 《中国外资》2011,(14):29-30
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主要以加工装配为主,即从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进口中间品,经过加工装配后再将最终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这样的模式也决定了中间品进口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经过数据分析得出,中国的中间品进口规模巨大,且中国的中间品进口及进口RCA指数对中国的制造品出口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