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54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财政金融   6126篇
工业经济   4005篇
计划管理   11392篇
经济学   9187篇
综合类   3268篇
运输经济   571篇
旅游经济   60篇
贸易经济   11070篇
农业经济   3435篇
经济概况   10706篇
信息产业经济   77篇
邮电经济   292篇
  2024年   465篇
  2023年   1344篇
  2022年   1009篇
  2021年   1338篇
  2020年   1282篇
  2019年   1675篇
  2018年   597篇
  2017年   1317篇
  2016年   1463篇
  2015年   1995篇
  2014年   4085篇
  2013年   3506篇
  2012年   3806篇
  2011年   4433篇
  2010年   3985篇
  2009年   3491篇
  2008年   3501篇
  2007年   2868篇
  2006年   2361篇
  2005年   2342篇
  2004年   2339篇
  2003年   2766篇
  2002年   1805篇
  2001年   1648篇
  2000年   1399篇
  1999年   596篇
  1998年   403篇
  1997年   379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221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80篇
  1992年   217篇
  1991年   353篇
  1990年   313篇
  1989年   200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篇
  19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21.
乡镇工业由农民自主决策布局,已覆盖民用工业各个产业部门。乡镇工业产业布局广中有重,各地区存在不同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工业产业结构。乡镇工业产业布局正处在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两相交错的趋势之中。特色产业与重点产业正在形成中,并且不断有新的重点产业代替旧的重点产业,产业布局结构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并在这样的状态中实现量的扩张。  相似文献   
922.
全面提升福建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认识,凝聚力量,多方入手,长期坚持,才能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着重要抓好五个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923.
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世界产业结构加快了调整的步伐.以资本流动(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为内在机制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机遇,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924.
925.
构建了一个用于分析省级区域结构变化的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GE)模型,通过与各省级的宏观经济数据相联结,可用于分析我国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变化及对未来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6.
“雁行形态”理论及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经历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时期。在此背景下,逐渐形成了解读这一经济奇迹的“雁行形态”(Wild-Geese-Flying Pattem)理论。中外学者对该理论进行了大量的转引和论证,当然对其评价也不乏歧异,尤其在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更是如此。深入该理论的研讨,对于正在参与区域国际分工和进行产业结构提升的我国,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7.
扶贫移民项目研究是立足于对实地资料的考察,通过必要的量化分析,将着重从对资源的利用和扩大全区总量资源、经济的有效作用、小地域性产业经济发展优势以及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农民家庭生产经  相似文献   
928.
徐仲昆 《时代经贸》2007,5(9X):107-108,110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产业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它直接关系着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还需要有不小的改进。基于此.本文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利弊作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9.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时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慧 《经济论坛》2002,(18):14-15
近几年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200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比例达到4:1,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村人口太多,占全国人口的70%,导致农民人均资源拥有率太低。因此减少农业人口,即农业人口非农化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必然趋势。同时,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一、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所需时间及阶段性划分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就长期性而言,农村劳动力的份额由75%下降到10%,被视为一国基本上完成劳动力转移的标志。英国大约用了…  相似文献   
9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