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4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64篇
财政金融   1071篇
工业经济   828篇
计划管理   1969篇
经济学   1691篇
综合类   826篇
运输经济   108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1666篇
农业经济   578篇
经济概况   1291篇
信息产业经济   43篇
邮电经济   125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583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85篇
  2020年   495篇
  2019年   479篇
  2018年   155篇
  2017年   322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494篇
  2014年   911篇
  2013年   779篇
  2012年   842篇
  2011年   736篇
  2010年   636篇
  2009年   492篇
  2008年   464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7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公共支出对我国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迅  余杰 《财经研究》2005,31(12):5-17
文章首先应用随机前沿方法,估计了我国31省市的时变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结果表明提高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能显著地降低技术效率,而提高公共支出的组成部分占GDP的比例对技术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现实意义就是优化公共支出结构对我国的技术效率有促进作用.其次,计算了我国31省市的技术效率,结果发现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技术效率差距较大,而且在进一步扩大之中.再次,对TFP变化率进行了分解,分析表明:不论是从全国还是从东中西部三地区看,对技术效率影响最大的因素都是规模经济性,而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影响较小.最后,根据我国目前以规模经济性对TFP变化率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指出从公共收支视角来提高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对TFP变化率的影响,缩短东西部技术效率的差距,是一条高效率的公共支出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2.
按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中国于2006年12月11日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外资银行大规模进入中国金融市场将是必然的趋势.但外资银行进入能改善国内银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吗?通过DEA模型我们测算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1996-200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指数Malmquist,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提高和技术进步两类指数;同时在模型中我们还特别设置了一个表征外资银行进入的环境变量.我们的研究发现,1996-2001年,14家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提高指数、技术进步指数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平均都略低于1,说明大多数银行在技术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方面并没有明显进步,因此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不过,2001-2004年,上述三个指数均略大于1,说明外资银行加速进入后,其促进中国银行业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正逐步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13.
1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生活的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革.会计环境在网络下也发生了变化。文章在研究网络技术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影响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带来的新问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全流程管理的概念,并论述了全流程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5.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伴随着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适度举债成为地方发展的加速器,作为地方国有企业的政府融资平台也得到迅速发展。如何促进我市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规范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有效服务地方经济.  相似文献   
116.
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叶裕民 《经济学家》2002,(3):115-121
本文在对索洛经济增长核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政府统计部门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成果,对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并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结构的显著变动是TFP提高的重要原因;(2)我国的经济增长是属于资本和技术双推动型的;(3)资本深化速度的差异是东中西部TFP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7.
基于客户价值的客户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客户分类方法(一)利润学说。利润学说认为客户对企业的贡献体现在客户为企业带来的利润,因此可以用客户利润贡献判别客户为企业创造价值大小,较有代表性的观点用客户全生命周期利润评定客户价值。  相似文献   
118.
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61       下载免费PDF全文
KLEMS 项目的目的是在北美,欧洲和亚洲进行生产率的多国比较。本文讨论了 KLEMS 研究中估计资本存量的基本方法一永续盘存法及其经济含义。在这个研究中,根据中国的现有数据,应用永续盘存法估计了1985—1995年间,中国制造业分部门的资本存量。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估计中所使用的数据,并讨论了所使用的假设与必要的数据调整,以及这些假设与数据调整所可能带来的估计中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9.
本义整体劳动价值论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劳动价值论”研究采用的是“劳动人力耗费”单要素即含逻辑缺失的“劳动”概念 ,以耗费生活资料价值量 =耗费生活资料量 =劳动人力耗费量 =劳动创造价值量的效用与价值的等量观为逻辑起点进行自相矛盾的理论推演。而社会价值实则由人—物、智—体、供—需、生产—社会的本义全要素社会整体劳动创造的 ,是生产劳动人耗量 <劳动人力创造量 <劳动价值创造量的预期价值生产和需求现实价值认证的统一过程  相似文献   
120.
中国制度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回归的方法对我国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波动与实际产出增长率的波动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潜力和空间很大。今后我国经济制度的变迁应致力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