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3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财政金融   261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214篇
经济学   477篇
综合类   183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192篇
农业经济   218篇
经济概况   610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45篇
  2023年   602篇
  2022年   30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李鑫  王朋岗 《经济论坛》2023,(12):15-2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同时也是借鉴西方收入分配理论,以中国收入分配改革与实践为基础进行的理论创新。数字经济背景下传统的资本与劳动要素发生了新变化,需要重新探究并展望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收入分配制度的制定要适应数字经济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要保障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992.
赵磊  马强 《辽宁经济》2023,(11):94-96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和奋斗。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大学生不仅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更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对财富的认识以及如何创造、积累财富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财富观的培育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93.
本文基于2015—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富裕程度以及富裕程度差异的影响,可视化共同富裕目标,并深入挖掘其内在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素养对于家庭富裕程度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家庭间的富裕程度差异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U形影响;从众投资与理性投资在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富裕程度的影响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金融监管在数字金融素养对家庭间富裕程度差异的影响中发挥减缓其非线性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对应对数字化发展浪潮,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4.
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已证明,认识民营经济不能简单化陷入公与私之辩。只有超越公与私之辩,才能更好全面认识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民营经济在生产力、财富、分配和生产关系上都体现出二重性。在生产力上,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和创新的重要主体;在财富方面,民营经济是私人财富与社会财富的统一;在分配方面,民营经济体现了“先富”与“后富”的统一,发展民营经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生产关系方面,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  相似文献   
995.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认为,按照金融功能观,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疏通“促进收入增长、拓宽收入来源、平滑收支波动、减缓重大冲击”四大机制。本文基于“农村金融供需联动框架”,分别探讨了未来10~15年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变化的重大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供求适配和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6.
推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同一进程。推动共同富裕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动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为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一体推进的根本保障。新发展阶段,中国应一体推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在实践路径上可以: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拓展空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全力改善民生,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保障。  相似文献   
997.
旅游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活动带来的收益可以增加旅游主体收入,并随着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共同富裕。现阶段,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显著,产业链延伸不足,旅游供应链上资源未能合理配置利用,使得旅游产业链的价值创造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本文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下,从金融支持视角挖掘旅游产业链优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即加速旅游金融耦合提升旅游价值链、对企融资创新升级旅游企业链、金融衍生品解决旅游供需信息不对称并推动供需连链、大数据金融深入使用延伸旅游空间链。以期有效化解旅游市场问题,并借此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延伸,实现旅游产业扩链和强链,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98.
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时代背景,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民创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遵循“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概念模型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系统生成机制”的分析框架,构建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创业生态系统是由核心主体、辅助主体、支持主体及乡村创业环境共同构成,主体与主体、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协同发展,以政府引导机制、创业动力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协同机制、平衡协调机制为生成机制,致力于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动态平衡系统。  相似文献   
999.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价值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现实追求。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深厚的哲学底蕴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久远的文化基因虽表达方式不同,但内涵与理念相通,其都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基于对当时不合理社会分配制度的现实批判,即使具有一些理想性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二者都越来越具有可实施性,并能为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推进指明科学方向。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因此离不开对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也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与“大同”思想有其独特的思想内涵,二者相互贯通,必然也能够为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注入动力。  相似文献   
1000.
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走向共同富裕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22年10月30日,由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2022年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年会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从内涵剖析、理论探索、实践检验等方面为实现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