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74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92篇
经济学   128篇
综合类   49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23篇
农业经济   30篇
经济概况   9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读书     
《资本市场》2012,(5):126
<正>《中国财政改革:1978-2008》作者:杨志勇杨之刚出版社:学习出版社该书集中研究1978年~2008年的中国财政制度改革。财政改革在中国各类改革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农村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还是价格改革,莫不如此。同时,中国财政也发生了深刻的变  相似文献   
92.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美国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对刘易斯模型作了改进,强调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他认为农产品出现剩余是农业劳动力向工业流动的先决条件。单纯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会因为农产品价格的过快上涨,非农产业人力成本的加大而出现停滞。而解决的出路在于加快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写进党的文件,可以说抓住了当前“三农”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3.
刘峰 《特区经济》2010,(10):121-123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全球经济进入再平衡过程。后金融危机代的外部环境对我国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和金融体系形成严峻挑战,济转型和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显著减轻就业压力,修复我国内、外部经济失衡,推动增长模式转变和济结构调整,并释放包括汇率制度、利率政策在内的金融业的改革空间。  相似文献   
94.
“刘易斯拐点”会将中国“拐”向何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报道》2010,(10):77-79
201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纷纷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甚至超过20%,如富士康这类标志性制造加工企业大幅加薪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几年前曾在我国沿海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今年以来在珠三角一带再度显现,人力需求大于供给,企业加了薪水但还是招不到工人的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相似文献   
95.
史顺利 《财会月刊》2008,(12):95-95
最震惊“人弹”速度“药弹”制造发生时间:1988年汉城奥运会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当时美国名将刘易斯是奥运百米比赛的卫冕者,代表加拿大比赛的约翰逊刚在前一年创造了9秒83的新世界纪录,因此被人喻为“人弹”,意思是说他的速度超过飞驰的子弹。当时的这场对决,被认为是最旗鼓相当的一次“飞人决战”。  相似文献   
96.
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中国转移,同时"刘易斯拐点"在中国出现已经广受认可。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国际产业资本促进"刘易斯拐点"出现的作用机制,应用计量分析方法检验了国际产业资本与第一、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资本促进了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加,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刘易斯拐点"的出现可能与国际产业资本向中国加速转移有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7.
对“民工荒”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的市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贡献了伟大的能量。改革开放硕果累累,"民工潮"亦浩浩荡荡,令世人羡慕。可是随着近几年民工短缺现象的出现,即所谓"民工荒","无限劳动力供给"优势受到了很大质疑,更有人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出现"的论断。"刘易斯拐点"真的出现了吗?引发"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民工荒"现象?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98.
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面临着城市失业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现象并存的局面,如何转移农村劳动力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最迫切问题.基于发展中国家情况出发的发展经济学就业理论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我国应城乡统筹,多途径、多层次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解决城市失业问题,统筹城乡就业.  相似文献   
99.
2010年随着市场需求回稳,经济复苏前景更加明朗。然而在经济复苏同时,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用工荒"问题。在中国政府产业升级政策驱动的背景下,借鉴新加坡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企业应该不断地通过业务流程再造,突破瓶颈问题,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获得利润增长,从而促进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
处于"产业战略转折点"的企业,其发展将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只有整合和构建关键资源才能转危为安实现持续成长。以资源基础论和战略转折点理论为基础,在"产业战略转折点"背景下,首次从理论层面剖析了影响企业绩效的4类关键资源——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闲散资源,以及它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据此构建了关键资源与"产业战略转折点"后企业绩效的关系模型,为进一步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