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0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82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12篇
经济概况   3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陈留 《财会月刊》2010,(1):I0032-I0032
鞋尖上翘,是我国古鞋的最典型的特征。史称,鞋翘始于先秦。南北朝时,鞋饰丰富,款式各异,主要也表现在鞋翘上。如:晋有凤头履、聚云履,梁有分梢履、立凤履、翁头履,陈有玉华飞头履,西晋永嘉年间又有鸠头履。其中,凤头、立凤和玉华飞头履为妇女所穿,其他一般为男子所着。  相似文献   
42.
樊国华 《财会月刊》2010,(3):I0025-I0025
做孔子的太太一定是不容易的,因为他对饮食挑剔得厉害。他不光是讲究食物的新鲜,要求太太亲手做,“沽酒市脯不食”,而且对饭菜的形状和吃饭的氛围要求高:“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至于他每饭“不撤姜食”,鲁迅考证是因为他周游列国时得了肠胃病。  相似文献   
43.
国学热热了好久了,似乎和夏季之炎热有一拼。这使得我们这些没有什么国学文化根基的小字辈很有一种追赶时髦的使命感,我开始东一榔头西一锤地琢磨起那些"子"字辈或非"子"字辈古人的言论。  相似文献   
44.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当然我们坚决反对去用已经死了的语汇和典故,这是确定了的,但是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还是应该继承。”文言词就属于应该继承的古人语言中还有生气的、好的仍然有用的东西。  相似文献   
45.
黄春宇 《潮商》2012,(4):48-49
人们常用玉来比喻美好、高尚的人或物,如冰清玉洁、琼楼玉宇。古人说:"君子比德于玉",将人们的品德与光洁温润的玉联系在一起。可见古人看重的是玉的品质,玉所具有的美好品质,正是君子修身所要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46.
艺术是朴实的.胡宗江是个书法家,书法是最传统的中国艺术门类之一,当然也是个艺术家. 他说,学书法要深入传统,"读懂古人".这当然是最朴实的观点.他说,要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必须到圣教序中淘字法,二王尺度中淘笔法,书谱中淘草法. 于是,他天天读古人的帖子,看到感动自己的地方就临摹,临摹到感动自己的地方就不停地练习.其间的每一次感动都让他欣喜.就是在这种不停的感动和练习及创作中,胡宗江对书法的理解水平和创作水平与日俱升. 他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奋.许多年来,他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对书法艺术的不懈追求上,大量临摹古代名家碑贴,并利用各种机会,向国内著名书法家请教.他说,"宁可一日不餐,不可一日不书".就是现在,他仍然坚守着这一信条,每天要练笔数小时之上.所以,其书法作品,深得古人书法之精要,极具"二王"之风韵.  相似文献   
47.
一、中国信访工作的起源 中国古代最早的信访工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代.<史记·文帝本纪>上说:"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这里所说的"古之治天下",指的就是尧舜治理天下的时代.  相似文献   
48.
古人说:"一字未妥,绕室终日""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指的是写文章要注意锤炼文字.  相似文献   
49.
古人有训:水至清则无鱼。从管理学的原理来看,组织的方方面面留有余地,互存不良,反而顺理成章,和谐有序。【案例】荷花扎根在淤泥里,很茂盛。看花人说:"这荷花多好!可惜长在淤泥里。"荷花们听了以后就商量道:"咱们本来很美,却叫淤泥弄丑了,  相似文献   
50.
"食古不化"与"人心不古"这两个成语,最初都被用于贬义,现在倒可以有一些新解. "食古不化"这个成语来源于清代陈撰编辑的《玉几山房画外录》下卷所载的恽向的《题下作画册》:"可见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之类也."后人用"食古不化"比喻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结合现实情况灵活运用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