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49篇
工业经济   193篇
计划管理   1255篇
经济学   394篇
综合类   318篇
运输经济   4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33篇
农业经济   92篇
经济概况   4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21.
沈海燕 《人力资源》2011,(10):62-6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用人单位聘用外籍员工的现象已经越来越普遍。外籍员工普遍工资较高,一旦发生劳动争议,成本必然增大。因此,如何规范地使用外籍员工,最大限度地避免法律风险和劳动纠纷的出现,是相关用人单位需要密切关注的一个问题。"就业许可"必不可少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不同于国内劳动者就业,出于种种考虑,外籍员工在中国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  相似文献   
122.
HR来信:前几天我公司一员工提出辞职,并且是一个员工带走了好几个人,因公司年终货期紧,以往是基本不批准员工辞职或提前返乡的,该员工便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员工在那得知辞职只要提前30天提出即可的相关法规后,便要求辞职,这时候我们注意到员工提交上的"辞职申请书"上写到"因本人家中有事,需提前回家,望领导批准辞职!",我公司是否有权不批该辞职申请?批准的话,如何计算员工的离职时间?若不批准辞职报告是否与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相冲突?  相似文献   
123.
<正>《劳动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劳动关系的建立以劳动合同为标志。这一界定,为有些单位规避订立劳动合同,以达到规避劳动法上  相似文献   
124.
《社会保险法》将成为继《劳动合同法》之后,又一部对用人单位的用工管理产生重要影响的法律。本文对《社会保险法》中涉及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作了归纳和梳理,并对用人单位在社会保险实务操作中的一些违规做法作了简要辨析,供广大人力资源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5.
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务派遣是指由专门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后,输送或派遣劳动者到具体用人单位工作的一种新型用工方式。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劳务派遣制度确立和完善的相关问题,在理解和分析现有制度的前提下,探索这一制度在中国的长期健全和完善过程,本着有利于保护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和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和谐发展的目标,进行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6.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与劳动者的关系由过去单一行政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新的《劳动合同法》填补了我国"劳务派遣"的立法空白,对规范劳务派遣市场,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有着重要的保证和推进作用。本文就劳动派遣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7.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世界各国人民在进行贸易往来时必须遵循共同的贸易协定,因此,国际统一合同法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必须加快合同法国际统一化进程,促使我国合同法向国际统一合同法靠拢。  相似文献   
128.
我国《合同法》第36条应该解释为:法定或约定形式是合同的特别成立要件。合同的形式瑕疵可以因履行而补正,但《合同法》第36条对于合同义务的履行程度、形式瑕疵补正是否有溯及力以及继续性合同形式瑕疵补正的效力等问题缺乏完备的规定,对于约定形式的欠缺没有予以特殊处理。对此,应当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9.
<正>我国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在企业和社会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企业都结合实际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与员工因签订《劳动合同》形成了受法律规范和约束的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成了企业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也成了构建和谐企业的关键之所在。本文就"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基础"这一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劳动关系是企业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建设和谐企业的关键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  相似文献   
130.
张瑞麟  刘华 《中国招标》2011,(24):30-31
按照《合同法》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规定,索赔应是双方面的,它是在工程项目过程中业主和承包商(或总承包商与分承包商、承包方与供材方)之间进行索赔和反索赔的一种市场行为,两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通过索赔可以追索损失,获得合理的补偿;而通过反索赔,则可以防止损失的发生,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利益。【案例概况】某大型公共道路桥梁工程,跨越某平原区河流。桥梁所在河段水深经常在5米以上,河床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