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449篇
工业经济   193篇
计划管理   1254篇
经济学   396篇
综合类   318篇
运输经济   41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733篇
农业经济   92篇
经济概况   4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6篇
邮电经济   3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205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436篇
  2008年   886篇
  2007年   31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9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诉讼时效是法律赋予债权人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有效期间,金融机构向债务人发送不良贷款催收通知书是保全不良贷款法律诉讼时效的一种有效手段,债务人签填的接收日期是判断其是否同意履行义务和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2.
保管箱业务是银行以出租保管箱的形式代客户保管贵重物品、有价单证等财物并收取一定服务费的业务品种。其雏形出现于17世纪,当时英国的金匠利用自己原始的铸铁箱柜为他人保管黄金等财物,并开出收据证明收到了保管品,当存放人索要时再予以归还。世界第一家保管箱公司——欧罗亚银行设备系统公司,则于1813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现。在中国,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就有过保管箱业务。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中期,保管箱业务在上海、广州等地恢复。近年来,随着公民隐私观念的增强和安全防范的需要,银行保管箱业务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并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由于保管箱业务涉  相似文献   
73.
现今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民法学者认识到意思自治原则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在"市扬经济是意思自治的经济"、"意思自治是市场经济法律活的灵魂"的命题下大声疾呼"弘扬"意思自治。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曾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民法原则的意思自治原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服务,但要先对意思自治原则进行理论分析、历史考察和现实对待。一、意思自治原则的理论渊源意思自治原则可以从罗马法中找到导源,但这种导源是非直接的,罗马法虽然有了意思自治的思想和精神,但是没有提出它的概念,也没有把它抽象为民法原则。实际上,意思自治原则最早是由十六世纪的法国法学家查理·杜摩林提出的,而且是"当事人意思自治说"(Theory of Antonomy the Padies)。十  相似文献   
74.
一、催告权和优先权的法律适用 所谓催告权是指建设工程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发包人未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时,承包人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限内支付工程款的权利。优先权是指在催告期结束后,发包人仍未支付工程款,承包人将该工程协议折价或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拍卖,承包人优先受偿该工程款的权利。  相似文献   
75.
开发商利用定购合同设置“陷阱”,损害购房者利益,是目前部分城市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对常见的几种“陷阱”作了分析和说明,在帮助购房者识别,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6.
77.
在向优质企业和项目发放贷款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为了争得某一项目,现在银行普遍采取了贷款承诺书制度.即向贷款企业承诺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可多次向其发放累计某一额度的贷款.贷款承诺书在帮助银行"抢"项目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问题,市场变幻莫测,在承诺期内企业经营亏损或出现其他危及银行债权的行为时银行是不是要继续贷款呢?  相似文献   
78.
汪兴林 《南方金融》2003,(7):64-65,43
买受人的期限利益是分期付款买卖信用交易特性的体现。对期限利益丧失进行法律规制,必须充分衡量当事人双方的利益,精心设计科学合理的行使要件。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将分期付款买卖中的买受人期限利益丧失为规制重心,通过限制期限利益丧失行使要件,有条件的承认期限利益丧失约款的效力。该规定尽管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立法经验,但仍过于粗糙,有加以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79.
撤销权制度被税法移用后,税务机关如何行使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务问题。我国法律对撤销权的行使程序规定甚少,税务机关只能在法定期限内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承担举证责任和确定当事人,但在实现撤销权的效力上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80.
我国新保险法128条增加了对表见代理的规定。即“保险代理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代理权限行为,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并已订立保险合同的,保险人应当承担保险责任;但是保险人可以依法追究越权的保险代理人的责任”。这一规定,加重了保险公司对代理人越权代理行为的法律贵任,促使保险公司进一步加强对代理人的培训和管理,维护保险市场良好秩序,保护被保险人利益。本文试图对此制度做如下分析,以使新保险法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符合保险市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