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9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22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于2011年9月1日施行,个税法将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9级调整为7级。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针对个人所得税法变化,如何做到预先谋划,合理避税,为员工节约税负,从而提高实际收入呢?谈一点个人想法。  相似文献   
42.
《东方企业家》2014,(12):30-31
今年,廉政风暴席卷了我国公务员系统。系统内的公务员抱怨薪酬低,如今连福利也快保不住:系统外的则对公务员实际收入多有猜测。而对于公务员群体及其涨工资,公众到底是何态度?零点指标数据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半数公众(53.4%)羡慕公务员,六成(63.9%)愿意支持公务员加薪。  相似文献   
43.
《商》2015,(25)
本文对1992-2013年的贵州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实际收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消费结构与实际收入之间存在重要变动关系,实际收入对于生存消费型的影响大于享受发展型消费。建议根据实际收入对两种不同消费结构的差异效应,有针对性地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  相似文献   
44.
地下经济(Underground Economy)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着的现象,近年来愈益引起经济学家的注意,甚至出现了“地下经济学”,专事对这种现象的研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财政事务部主任维多·坦齐(Vito Tanzi)提出,“地下经济既可以用未报税务当局的实际收入总数来表示,也可以用未列入国际收支账中的收入总数来表示。”因此,地下经济就有两个不同范围,即应该列入国民收入而实际未列入的部分,以及收入中未向税务机关申报的部分。  相似文献   
45.
世界银行贸易研究组经理威尔马丁2月21日在此间引述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市场开放和其他有关的改革举措每年为内地经济带来400多亿美元的收益,并使全世界的实际收入每年增加75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6.
城市用水量的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城市用水量为研究对象,将其看作人均年实际收入、水价和用水人口的非线性函数,并采用神经网络和灰色预测法等方法对其进行预测,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特性对未来城市用水量进行预测。并且对天津市的数据作了验证,其结果表明:相对误差较小,预测精度达到了要求。  相似文献   
47.
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引入预期寿命,验证预期寿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首先通过数理推导证明在索罗经济增长模型中储蓄率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然后以居民储蓄率为切入点,探究预期寿命是否会通过影响居民储蓄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最后在实证分析中,得出预期寿命对中国居民储蓄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预期寿命延长一年,将会促进中国居民储蓄提高约0.289个百分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了13%。以上内容为研究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8.
个人征信系统应用对发展消费贷款产生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征信系统应用对发展消费贷款产生的影响 (一)个人征信信息局限性影响消费贷款预期的准确性。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收入来源多样化、透明度低,使得实际收入与名义收入差距很大。而且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只能表明当期情况,很难用科学的评估方法来确认未来的状况,因而依据个人征信系统信息发放消费贷款,贷款期越长,发生变故的几率越大。  相似文献   
49.
《中国市场》2008,(46):46-46
《21世纪经济报道》评论员唐学鹏日前发表文章表示,房地产价格的先导性变化因素在于居民实际收入流(扣除通胀)对其实际按揭流(扣除通胀)的匹配情况,居民收入流的增长幅度会促使其对应的按揭流提高,即房价出现猛烈的飙升,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按揭流的变化会远远超过收入流的上升速度,从而使得房价出现畸形暴涨;但一旦居民收入流出现较大的反转,那么它就没法匹配高房价的按揭流水平,从而产生了“需求消失”效应,迫使新的按揭流出现巨大的下调——房价从而进入一个“主跌区”,即因收入下跌造成的房价暴跌。今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流萎缩得厉害,  相似文献   
50.
一、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今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受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价格指数走高等因素影响,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一度回落,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也受到一定影响。政府及时出台了相关政策;同时,就业形势稳中趋好,进一步拓展了城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