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11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提出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为凯恩斯就业理论提供可靠的现实基础,认为每一产业内部的资本投入都呈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但是,三产业之间确有产业发展的顺序性。进而,从就业角度,在明确旅游产业就业、旅游经济就业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经济就业力”概念;论证了扩大旅游需求,启动旅游就业乘数效应,可以使旅游经济就业力既能增加城市就业机会,又能推动扩大农村中的就业机会,解决城乡二元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就行形式不容乐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间存在很大差异,这就需要高校应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实施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国际贸易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本文结合笔者多年从教经验,对以就业为导向如何开展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学历"查三代"出现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入手,着重分析了处于学历"查三代"形势下非重点高校生的就业现状,就业力情况,并针对此种情况从国家、企业事业单位、高校、学生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非重点高校生就业力,改善其就业现状提供可能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分析,当前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各种不足,这些因素中有些是社会因素,有些是家庭因素,有些是个人因素。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后备军,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就业力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笔者从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进行了探讨,探索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路,为大学生求职和事业的顺利发展提出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刘文宏 《大陆桥视野》2014,(20):127-128
当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力开发方面存在总体不力、方法不当、师资不足、氛围不浓等问题。本文从理念、师资、课程、方式、实践、兴趣、服务等维度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力开发进行探讨,以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新形式下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社会要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切实有效的引领毕业生的就业导向;高校要转变大学生就业的工作观念,要建立切实有利的保障机制,实现目标明确的导向机制,建立就业信息的畅通机制,共建形式多样的推荐机制,建立职业规划的指导机制.文章着重阐述社会和高校对提升大学生可持续就业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人才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凝聚人才培养特色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科学垫识提升人才培养特色的内涵,在加强学科建设、夯实专业基础、加强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管理、注重培养敬业能力等方面来锻造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就业力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核心问题是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市场经济对学生就业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育必须适应市场,在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从高校教育、教学的角度,论述了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就业力的缺失,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出发,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缺失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为我国大学生就业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高立军  赵丽  线静 《价值工程》2011,30(32):267-268
民办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其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力的强弱是其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本研究通过调研与文献资料分析的方法,对陕西民办高校学生职业能力及就业力进行深入分析,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的就业力提出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