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3篇
计划管理   89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61篇
经济概况   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7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崔瑶 《中外管理》2009,(12):28-28
敬告谷歌等巨无霸,敬畏中国市场,是给自己创造生存的空间,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焦头烂额的谷歌董事会终于认识到: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自己失去的不仅仅是李开复这样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而是将自己的勇气不小心丢了。  相似文献   
22.
上市     
《投资与合作》2009,(10):13-13
李开复创建“创新工场” 9月7日,原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职务总裁李开复在北京创办旨在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的“创新工场”。在中经合集团董事长刘宇环的牵头下,柳传志、郭台铭、俞敏洪、陈士骏等大腕齐齐为李开复掏钱包,未来五年内将投入8亿元。  相似文献   
23.
正大学毕业后,我和朋友做了一家小公司,不到半年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下去了。那是1997年,我连最基本的商业知识和商业逻辑都没有。于是我想去一个大外企,看看标准的西方公司怎么做。我在IBM一干就是七年,从技术到市场再到渠道都做过。离开时我做到IBM北方区电信总监。离开IBM后,我开始寻找中国下一波创业机会,没想到是移动互联网。我首先想到的是做视频。2010年底我组织团队,2011  相似文献   
24.
萧惑之 《中关村》2011,(4):108-111
开篇絮语@"如果说,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是计算机,而计算机最伟大的应用当是Internet;那么21世纪前十年诞生的‘微博’,则是真正改变人们思维和生活的一个划时代的创举。"互联网将世界连在一起,微博为实现"博爱、平等、自由"的普世价值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25.
大师李开复     
业界称:李开复懂技术,懂管理,了解中国市场,并在中国政府与大学中间有着广泛的资源。在中国的企业界,可能只有李开复一人具有着让中国的年轻精英们追随的魅力,李开复在中国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是微软所忌惮的,也是谷歌中国研究院的希望所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2005年夏天,Microsoft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跳槽Google,一夜之间置身诉讼与新闻的风口浪尖。他在这本及时推出的作品中回答了公众的疑问:“Google和中国,这才是追随我心的选择。”(见“后记”)在这本写给中国大学生的书里,李开复阐发了自己的成功哲学:成功是多元化的;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李开复的“成功同心圆”将“诚信”这价值观置于核心位置,辅之以积极主动、同理心、自信、自省、勇气和胸怀六种当代社会必备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27.
微博控     
《浙商》2011,(9):18-19
2011年4月,海南,2011博鳌论坛期间,会场上随处可见用电脑、手机上微博发消息者。创新工厂董事长李开复(图2,左)、爱国者董事长冯军(图3)等可是不折不扣的微博控,忙里偷闲也要说上一句。  相似文献   
28.
织"围脖"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情了,但是这个起源于本世纪的伟大创举究竟怎样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获得信息、彼此沟通的渠道和方式。长期从事互联网研究的李开复博士在其"微博,改变一切"一书中写道,"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和10年前那个近乎静态的互联网有了天壤之别。最重要的是,10年前互联网的主角是网页和信息,今天,互联网的主角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网络上生活,在网络上社交,在网络上展示自己,影响他人,这已经成了新一代网民对网络生存方式的共识。  相似文献   
29.
袁岳 《企业文化》2009,(12):32-32
对谷歌的办公室文化已经耳闻很久了。我曾经借支持李开复先生创办的我学网成立5周年论坛的机会,在他的引导下参观了谷歌的办公室,虽然不是很全,但是有以下几点引起了我的注意。  相似文献   
30.
优秀经理人的特质,无外乎适应性与创新性。唐骏把前者做到了极致,选择了坚持;而李开复把后者做出了光芒,选择了转身。两人均堪称职业经理人阶层的榜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