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43篇
工业经济   38篇
计划管理   188篇
经济学   49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16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1篇
农业经济   26篇
经济概况   88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为法院审理交通事故案件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对部分条文理解上的不一致,出现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现仅就我所了解的交通事故案件审理情况做一简要叙述。第一,在裁判文书中援引法律条文时,部分审判人员还不能主动援引《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应条文,还一味停留在引用《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文上;有的甚至既引用《民法通则》又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另外,各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如《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已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在今后的文书中能…  相似文献   
112.
目前,收费权质押成为学校和医院等单位的重要融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法律依据不足、操作困难、风险防范措施不足等缺陷,需要完善收费权质押贷款的法律保障体系,切实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13.
王天赐 《海南金融》2001,(12):28-31
本拟从合同约定和行使抵销权两方面,探讨银行直接从不按期还本付息的借款人的存款账户上扣划款项,用于偿还到期贷款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4.
115.
谁也没有想到,本应为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的审理和判决提供法律依据的今年1月9日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由于其中一项关于“揭露日”的规定荒谬,竟成了起诉瓶颈,由此而导致一大批起诉纷纷撤诉。这实在令人震惊。  相似文献   
116.
我国出口产品本身质量不错却因不符合贸易对方“入境验证”的要求而遇到障碍的事例绝非鲜见。对现代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分析可以发现,发达国家市场准入的程序性要求往往是构成壁垒的重要要素。因此,出口企业在保证出口产品的符合欧盟相关质量要求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伴随出口产品的文件准备并取得相应的标志标识。这样才能使产品顺利进入目标市场。  相似文献   
117.
2006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其中引人关注的五个焦点问题之一就是责任保险的推广问题,涉及到职业责任保险的是采取市场运作、政策引导、政府推动、立法强制等方式,发展包括执业责任、董事责任的保险业务.本文拟在新公司法的语境下来分析法律依据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8.
显著性或显著特征是决定商标可注册性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此,商标法在第九条第一款作了原则性规定:“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并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对商标显著特征的具体审查,通常以商标法第十一条为法律依据,适用通过长期审查实践形成的审查标准,就个案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9.
《中国社会保障》2008,(8):63-63
主持人:由于一些个别原因,如工资数额未能确定,有个别老职工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但我们单位签订了集体合同。现在这些人员要求单位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双倍工资。请问,他们的要求是否有法律依据?能否以集体合同取代个人合同?如果要支付双倍工资,是按本人实际工资还是集体合同确定的工资(前者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0.
《中国社会保障》2013,(5):66-66
主持人:我地有关部门要求用人单位将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送其备案,如果未予备案,要进行罚款等处罚。请问,此要求有无法律依据?未经备案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