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财政金融   344篇
工业经济   111篇
计划管理   519篇
经济学   724篇
综合类   274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543篇
农业经济   143篇
经济概况   470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0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88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41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34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4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演进经济学在研究经济体系发展变化时不可能对企业组织视而不见。尽管早期的演进经济学侧重于研究高层次的经济现象,但是,对行业的演进分析和整体经济的技术变革都需要把企业行为作为最基本的解释单位。另外,用演进经济学的逻辑分析企业在很多方面的确要优于新古典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  相似文献   
132.
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经历了形成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演进阶段,不同的演进阶段其演进的动因也不同。目前,我国木材加工产业集群总体已步入成长阶段,东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整体实力优于中西部地区。长三角与珠三角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已进入成熟阶段,集群合作创新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环渤海与东北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还处于成长阶段,企业发展能力是其演进的主要动因;西部地区木材加工产业集群带基本处于形成阶段,集群资源与环境因素是其形成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3.
从复杂系统理论、制度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等多个理论视角,讨论了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动因,提出了集群创新环境因素和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两类动因,并讨论了各动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集群创新环境因素通过影响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进而影响其创新合作行为,从而导致不同形态特征的集群创新网络形成;集群创新环境的演进也是通过借助集群创新主体因素中的经济理性动因和企业家动因的传导进而使集群创新网络发生演进的。以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为例,对其特性和结构进行了质性研究。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正式制度对集群创新网络形成与演进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经济理性动因中的创新合作利益来实现的,非正式制度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家动因中的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认知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4.
概念认知和创新途径探索是商业模式研究的两个重要部分。基于认知方法论的链式演进逻辑将商业模式概念认知过程分为朴素认知、组分探析、系统建模3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构建二维分类框架,从观点的可操作性和分析的系统性两个维度将商业模式创新途径的研究分为3大类:动力导向观、框架导向观、过程导向观,并以创新过程的一般逻辑为主线,依次对3类研究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35.
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及其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应用,可以改善企业的管理绩效,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出了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知识整合和知识创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知识管理水平的企业分类二维四分模型,通过对模型中4类企业的详细分析,给出了各类企业的不同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6.
《技术经济》2019,(6):58-66
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2011—2017年我国88个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的地区差距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创新国际化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距,总体地区差距呈现扩大趋势;东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地区内差距最大,西部国家高新区地区内差距最小;东部国家高新区与西部国家高新区之间的地区间差距最大,中部国家高新区与西部国家高新区之间的地区间差距最小;地区内差距是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东部国家高新区、中部国家高新区和西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均呈上升趋势,除东部国家高新区外,中部国家高新区、西部国家高新区创新国际化的多极分化趋势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7.
本文梳理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理论研究的进展,分析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安排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为广东省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改革实践和模式创新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是稳秩序、保民生的现实需要,科学设计评价体系和开展测度分析是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方法 文章依据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构建涵盖绿色循环发展、供给提质增效、经营管理优化3个维度的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对2010—2019年全国及31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 (1)2010—2019年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9.20%,时间上具有向好发展态势,空间上呈现自西向东发展水平依次提高的格局;(2)全国发展水平具有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总体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东部地区内差距扩大态势明显、东部与西部两地区间差距最大,地区内差距是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3)全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单极化趋向逐步凸显,从长期看三大区域均存在发展差距扩大的倾向,但呈现中东部趋向多极化、西部趋向单极化的变化态势。结论 发展畜牧业应当坚持生产规模与资源环境相匹配,因地制宜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生态生产型体系,积极发挥好东、中、西部地区在技术、资金、资源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优势,探索种养结合、草牧一体的现代畜牧业。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旨在立足历史与问题导向,建立一套系统性的村庄规划编制逻辑框架以提升村庄规划实用性。[方法]文章通过文献归纳法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及村庄规划的演进特征,运用演绎法构建了“本体论—认知论—方法论”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逻辑框架。[结果](1)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发展经历了以恢复与稳定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一周期(1949—1978年),以高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二周期(1978—2017年)和以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第三周期初期(2017年至今)。相应地,村庄规划经历了初步探索阶段、雏形建构阶段、快速完善阶段、全面建构阶段、精准实用阶段,提升“实用性”成为关键命题。(2)本体论强调培育人地和谐的空间规划价值观,认知论强调村庄规划要深化对“3个关系”以及“5个关键问题”的认知,方法论强调村庄规划要重点做好“三生空间”基本格局与发展要素优化配置。[结论]提升村庄规划的“实用性”需要规划师以乡村发展历史和问题为导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宏观历史耐心、“紧密联系实际与群众”的中观分析思维以及“精准配置与细部设计相结合”的微观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0.
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根据我国12个海岛县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理论,应用三次产业结构重心轨迹的动态变化,形象地描述各海岛县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并提出了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