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作为语言学中的重要问题,理据研究中因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存在分类混乱的现象。文章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较为完善的分类,并对汉英词语的理据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52.
53.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载体,它的每个层面都蕴含着文化因素,尤其是词汇,承载了大量的“民族文化积沉”。英语作为英美文化信息的载体和英美文化客体的表现形式,深深地刻上了英美社会所独有的文化印记。透过英美文化这面折射镜,我们可以了解英美独特的社会发展进程和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语词的语义的生成既有其约定俗成的特性,又有一定程度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54.
55.
闫翠霞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2):90-92
称谓语的形式和内涵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当代陌生中年女性的称谓语的选择和发展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56.
黄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10):199-200
词义的理据性表明每个词的构成都有一定的依据。词的语义理据是借助词的基本语义的引申和比喻而取得的,是一种心理联想。基于语义理据构建起来的隐喻性词汇的构词来源主要包括引申和新造。本文通过对英汉隐喻词的语义理据性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强弱差异,以及导致差异的原因,以指导启发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57.
梁梓霞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194-197
在语言的本质问题上,任意性与理据性一直备具争议。在讨论两者的关系时,荀子的约定俗成常为学者用以与索绪尔的"规约性"进行对比论述,并由此引起对语言的社会性、个体性及自然性等问题的争论论述,但这些论述存在着语焉不详、对相关概念的误读等问题。故文章结合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的观点,从"约定"与"俗成"两个方面对荀子"约定俗成"的语言学表现进行研究论述,以进一步理清任意性与理据性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58.
结合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不太A”的语义特征和“A”的分布.在与“不大A”的比较中进一步挖掘了其在结构和感情色彩方面的特点,从语用学层面为“不太A”的广泛使用及A的褒贬分布寻找到了理据:适量准则和礼貌原则、心理期待与乐观假说. 相似文献
59.
南潮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90-91,96
中国学习者英语失误中词汇的失误比重最大。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关键是记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学生词汇的辨认和提取,有利于提高大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0.
李二占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3):106-108
任意性不等于约定俗成,也不取决于说话人的自由选择,而是指所指(概念)和施指(音响形象)之间没有自然的、先验的和逻辑上的任何必然联系。任意性的对立面主要是象似性和理据性,二合称语言非任意性。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在语言符号和外界实体、语音和语义、语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等两两相对的构件层面上形成对立补充的辩证关系。在对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充分辨析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了关于任意性和非任意性关系的层级体系示意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