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64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财政金融   7297篇
工业经济   1887篇
计划管理   6275篇
经济学   7547篇
综合类   2420篇
运输经济   676篇
旅游经济   119篇
贸易经济   6918篇
农业经济   4287篇
经济概况   11877篇
信息产业经济   93篇
邮电经济   210篇
  2024年   155篇
  2023年   454篇
  2022年   529篇
  2021年   646篇
  2020年   604篇
  2019年   612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478篇
  2016年   734篇
  2015年   1114篇
  2014年   2959篇
  2013年   2624篇
  2012年   3459篇
  2011年   3739篇
  2010年   3489篇
  2009年   3714篇
  2008年   4065篇
  2007年   3113篇
  2006年   2795篇
  2005年   2618篇
  2004年   1761篇
  2003年   1962篇
  2002年   1547篇
  2001年   1483篇
  2000年   1443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468篇
  1997年   445篇
  1996年   389篇
  1995年   248篇
  1994年   236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82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赵银亮 《亚太经济》2003,(5):7-10,14
影响东亚合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地区内及区域外国家的不同地缘战略诉求是决定该地区经济合作道路和前景的重要因素。不同战略力量的演化和地区战略的矛盾与冲突影响了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度和未来走向。探索并构建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是摆在东亚各国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212.
213.
如何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界定我国大陆的社会经济区域,不仅关系到社会资源的整体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结构的战略布局,而且对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规划、产业布局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包括市场结构、消费结构、商业联系等在内的经济活动也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14.
《中国经济信息》2003,(15):28-30
2003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区经济延续2002年的良好走势,一季度高幅增长,尽管4、5月份受非典疫情影响增幅趋缓,但仍未脱离快速增长的轨道.与此同时,在保持原有地区经济发展基本格局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15.
吴会林 《发展》2003,(6):24-25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地域,如何对待处理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城市发展问题是关系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之一。城市化是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研究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城市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西部最大的短缺是“城市短缺”工业化与城市化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的过程。由于灵活、开放的政策和良好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较好的工业基础等因素,东部地区城市化已处于较高层次的分散型发展过程中,而西部地区城市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西部地区“城市短缺”还表现为城市结构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216.
冯小平 《发展》2003,(10):59-59
世纪之交,党和国家作出了加快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标志着下个世纪我国的西部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如何开发西部,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思路,关系着西部发展的未来,是个关键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大课题。技术与体制创新是西部大开发的真正动力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一大批颇具潜力的原国有企业,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集聚了一大批有很强科技能力和科技潜力的大中型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国防、军工企业。然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具有这些优势的西部经济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这里固然有自然条件、区位和…  相似文献   
217.
218.
地处鄂东南的阳新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区"于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受经济环境制约,昔日的阳新支行经营形势异常严峻,因此一直成为全省农行有名亏损大户。1997年,阳新县划归黄石市管辖后,县支行的班子也作了调整。几年来,新班子卧薪尝胆,闭关修炼,立足"行"情,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从增存增效、控贷增效、盘活增效、撤点减员增效、管理增效和创新增效入手,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农行商业化经营模式,各项业务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阳新支行走出经营困谷的案例,为欠发达地区农行经营复苏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翻阅历史:"四高四重"——四把"利剑"架肩头几年前,一提到阳新农行,业内人士无不摇头咋舌,谈"虎"色变。其实,并不是阳新农行的人可怕,  相似文献   
219.
本采用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选取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市场状况三个方面对江苏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优势做一个框架分析,分析结论显示江苏在全国范围内对FDI的吸引存在比较优势,但是也存在外资产业布局过多偏重制造业,推动FDI因素过于低级化的弊病,本提出应从改善基本要素和发挥两个附加因素作用等方面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20.
竹乡春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