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的历史,既是科学方法的发展历史,又是观念发展的历史。科学既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又越来越外化。科学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包容,相互同态关系正是20世纪科学发展史向我们昭示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既是时代精神的要求和体现,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2.
本文概括地分析了费洋巴哈哲学中的自然观及两者间的对立与割裂,从而指出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23.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而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及协调性原则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自然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4.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在田园诗歌中体现出了独特的自然观。陶渊明的自然观有三个着力点:自然是美和善的;自然有"真",是灵魂的归宿;人面对自然应"委运化迁"。  相似文献   
125.
沈瑜 《特区经济》2005,(4):113-114
<正>建筑作为四维艺术,其以物质实体和多样的造型风格承载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内容、历史沿革、审美倾向、艺术追求、生命观、自然观诸方面的信息,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无言的史诗。可以说,建筑特别是传统建筑本身所蕴涵的价值,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被不断重视、挖掘。开发传统建筑旅游市场成为当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事  相似文献   
126.
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党和政府提出要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划定生态红线。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出发,对生态红线的提出以及如何划定、怎样严守进行哲学思考,发掘其中的哲学内涵,对深化认识和贯彻落实生态红线这一重大举措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7.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话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当今社会,培养成熟的生态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自然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辩证统一关系,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并对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8.
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究竟该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呢?女性主义从性别这一独特的视角来审视自然,正如从奴隶的角度来审视奴隶社会、从农民、工人的角度来审视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其共同特征是从社会的底层或边缘视角来审视主流社会结构,带有边缘优势立场。女性主义自然观凸现了一直受到忽视的女性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为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加了新的认知方式,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29.
重新解读重农学派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重农学派的"自然观"并非经济学主流理论,但作为其哲学基础的"自然观"思想在当前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魁奈等人所提出的"自然秩序"为切入点,概述了重农学派"自然观"的基本理论体系,综述了经济学各流派对该理论的解读与评价.鉴于历史上因人类不尊重自然规律,为求一己私利而肆意妄为、逆天而行,最终导致环境恶化、家园损毁的悲剧实例不胜枚举,本文对重农学派的"自然观"进行了重新解读,并得出新时代"自然秩序"的含义:人类一定要尊重自然,在发展自身的同时,应珍惜、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