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2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项小军 《企业导报》2011,(21):235-237
马克思的自然观揭示了世界生成的本性,揭示了世界由自然界成为“人化世界”的生成过程,强调自然界运动在人类实践基础上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它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人在自然中的地位、人在生态优化中的作用和人类生存范式与生成目标等重大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天仍然能够给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在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更加要以马克思的自然观为指导,通过各种渠道,共同努力,实现生态的文明.  相似文献   
32.
卢文涛 《大众商务》2010,(16):206-207
马克思在批判与继承旧自然观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化自然观的辩证性,这种辩证性主要表现在他对人化自然辩证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阐述中,它对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性的人口剧增和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环境容量扩张,大大超出了原有环境承载力,进而使人类进入环境"非安全"的灾变时代。新世纪之初,地球表层的环境问题更加凸显,人类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挑战。本文回顾2010年前8个月发生的国内外极端自然灾害事件,深刻反思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教训,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来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阐释了构建新型的环境伦理体系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4.
张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323-324
《古舟子咏》是英国湖畔诗人柯勒律治最著名的浪漫主义之作,被誉为"最伟大的生态寓言"。《古舟子咏》是柯勒律治对自然态度的具体化表达,它赋予人们无限的空间去感知自然、审视自然,它倡导生命平等的生态观,试图唤起人们尊重自然和爱护自然的意识。诗歌所表达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发人深醒的时代意义,在当今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马克思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一历史性质。马克思“实践的人化自然观”不仅强调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的,而且提出了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途径,其中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在今天仍然能够蛤我们以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启迪。 马克思充满生态智慧的自然现,科学地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合理美系,主张把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消解了当代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启示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马克思的实践中介的自然观,为我们解决当代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指明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一任务的阶段性目标,使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已成为小康社会的主要指标。要实现这一指标,就必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6.
在《手稿》中,马克思既主张自然的人道主义,同时又主张人的自然主义,提出了自然生态问题的社会化解决思路。他把自然的人道主义和人的自然主义两者的统一看作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就是共产主义,这对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无疑是对人类现代环境问题成因与解决途径采取的一种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37.
王名扬 《黑河学刊》2010,(8):23-24,26
儒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经过先秦、汉代学者们的阐述到程颢演变成"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自然观。程颢的仁学自然观不仅将仁爱的思想外推至自身以外的人,尤为可贵的是,他将仁爱的思想外推至外物,对当代生态伦理向美德向度延伸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8.
黄桂华 《黑河学刊》2010,(12):24-25
中道在伊斯兰文明中指中正之道,就是真主的大道,更多地表述为正道、正路。伊斯兰教在人与真主的关系中阐发了中正之道。以此为基础,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个人生活,始终贯穿着一种平衡与中道。探讨伊斯兰的中道,可以深化人们对伊斯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
陶静静 《商》2013,(18):330-330
伴随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紧缺、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生态危机等伴生问题随之而采,引起世人关注和反思。生态自然观改变了“人定胜天”的错误认识,树立尊重自然的意识,减少了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冲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比较都江堰与现代大坝对环境的不同影响,简要介绍了“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两种不同的自然观和它们各自产生的历史。笔者主张人类为了自身与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自然,从所谓的“人定胜天”走向“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