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1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0篇
财政金融   1474篇
工业经济   429篇
计划管理   2338篇
经济学   1893篇
综合类   899篇
运输经济   67篇
旅游经济   24篇
贸易经济   2549篇
农业经济   1175篇
经济概况   280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8篇
邮电经济   6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29篇
  2020年   337篇
  2019年   268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11篇
  2016年   265篇
  2015年   339篇
  2014年   850篇
  2013年   797篇
  2012年   1085篇
  2011年   1170篇
  2010年   983篇
  2009年   979篇
  2008年   1191篇
  2007年   954篇
  2006年   934篇
  2005年   763篇
  2004年   444篇
  2003年   387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96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利益群体的多元化以及利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的发展,利益群体心理和群体意识也不断强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2.
993.
东杨庄乡党委、政府立足本乡地理位置偏僻,处于溢流洼分洪道,不利于发展大项目的客观实际,坚持走“小规模、大群体、强特色、专业村”的发展之路,实行全民创业,使全乡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到2006年底,全乡工商企业户达2000多户,占全乡总户数的近50%:  相似文献   
994.
所谓的产业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企业和关联机构,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且由于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目前在我国已经形成了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为代表的,种类齐全、数量众多的产业集群,它们为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遇到了其持续发展的瓶颈,所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东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跨区域群体投资的现象,那么这些新的产业集群怎么才能在新的地域持续发展呢?  相似文献   
995.
陈康 《江南论坛》2008,(5):46-47
医院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富有医院自身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是在一定的环境里,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在工作和生活的长期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集中表现,并决定着医院的兴衰。优秀的医院文化具有引导、凝聚、激励、规范和塑造等功能。  相似文献   
996.
在社会中,我们需要依靠他人和社会来生存,在分工协作的过程中形成了群体。有政治群体等组织化的正式群体,也有因特殊事件聚集起来的非正式集群。由于群体中的个人可以有多重身份,群体之间也有软关系相连,因此群体并不是个人在数量上的叠加,而是存在着多元复杂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这便是所谓的“群体心理”。  相似文献   
997.
江苏省睢宁县岚山镇财政所为帮助该镇农民脱贫致富,采用“予鸡生蛋”的方式引导农民增加收入。经过市场调查和广泛征求贫困户的意见,财政所向上级争取70000元资金,扶助村民进行生猪养殖。同时,他们还从日常公用经费中挤出4000元,为农民养殖的生猪与当地兽医站签订了“医疗保险”协议。约定兽医部门定期向养殖户传授生猪养殖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998.
随着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竞争的加剧,弱势群体生存、教育及身心等三重忧患逐渐凸显出来。它们不仅影响弱势群体享有权利,也给社会和谐发展带来隐患。解决这三重忧患,为弱势群体充分享有权利提供条件和奠定基础,对弱势群体的自身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1000.
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稀缺性假设认为,我们只有有限的资源,却要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社会生产和消费只能是"有限——无限"模式。然而,稀缺性假设存在着明显的逻辑错误,即从主客观的不同范畴进行比较,而且这个错误完全掩盖了贫困问题存在的根源——生产相对过剩。而事实上,在一定的时期内资源和需要都会面临一定的约束。也就是说,相对于生产和消费的主观无限性,生产和消费各自都面临着现实的约束,即资源的有限性和各种消费约束。因此,只有回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正确基础之上,从"资源和需要双约束假设"出发,才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生产过剩→失业→贫困"因果关系链,为解决贫困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