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财政金融   385篇
工业经济   117篇
计划管理   602篇
经济学   999篇
综合类   295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59篇
农业经济   142篇
经济概况   1190篇
信息产业经济   8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73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349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53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在分析中美西北地区近代城市化主要过程的基础上,对两国西北地区近代城市化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化波动大,美国西北部城市化呈持续、稳定发展态势;近代中国西北城市始终没有摆脱封建城市属性,而美国西北部极早引入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同时,对中美西北部城市化动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2.
投入资本、科技成果、企业管理与服务性劳动能否创造价值?回答这几个问题的基本理论是,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单是抽象的还须是流动形态的。资本与科技成果作为价值,虽是抽象劳动,却是凝结形态的劳动。其投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53.
经济制度,经济机制,经济体制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4.
55.
56.
关于"斯密问题"的经济学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密问题"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它的真伪、结论,而在于分析这一问题过程中带给人们的思想启迪.我们要辩证地、历史地看待它,思考它;而不能用"存在"与"不存在"来简单地回答它,争论它.将这一问题引申至对于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乃至如今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本性思考将会更有意义.经济学并不应是如今仿佛作为数学分支的学科形式存在,究其根源应是道德哲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即是以这样一种视角,以"斯密问题"为媒介,另辟蹊径,通过《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两个角度共同分析,体悟斯密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的思想基础及其对当今经济社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
58.
黄文华 《生产力研究》2004,(6):15-16,27
本文在分析了人们关于剥削本质的片面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分析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抽象概括了剥削的本质 ,即剥削就是通过超经济的或经济的单向度的强制支配力占有他人无偿劳动或强占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 ;根据对剥削本质的内涵界定 ,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剥削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59.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但是二者是有内在联系的。在我国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经济制度的变革总是与之相伴而行。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全面、正确的理解,关键在于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要把非公有制经济排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外。  相似文献   
60.
<正> 台湾经济长达近50年的快速增长,是导致台湾上世纪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根本原因。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台湾由当局控制所有权、传统上被称为公营银行的银行系统日益暴露出管理体制僵化、效率低下等诸多弊端。公营银行若在市场中丧失竞争力,不仅会影响台湾金融中介的效率,甚至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如何提高公营银行的效率、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台湾金融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此背景下,公营银行引入民营资本,进行彻底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造,既是金融制度的创新,也是金融企业的变革。台湾公营银行民营化的演变轨迹 (一)台湾公营银行民营化的动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