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305篇
  免费   871篇
  国内免费   495篇
财政金融   53847篇
工业经济   26468篇
计划管理   59226篇
经济学   33562篇
综合类   12699篇
运输经济   3259篇
旅游经济   416篇
贸易经济   80482篇
农业经济   16538篇
经济概况   43902篇
信息产业经济   906篇
邮电经济   3366篇
  2024年   344篇
  2023年   1400篇
  2022年   1486篇
  2021年   2134篇
  2020年   2056篇
  2019年   2089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2096篇
  2016年   3380篇
  2015年   5811篇
  2014年   18638篇
  2013年   17002篇
  2012年   21705篇
  2011年   23953篇
  2010年   21659篇
  2009年   23822篇
  2008年   27344篇
  2007年   20893篇
  2006年   20143篇
  2005年   22439篇
  2004年   20939篇
  2003年   19699篇
  2002年   13955篇
  2001年   11276篇
  2000年   9811篇
  1999年   3877篇
  1998年   3404篇
  1997年   2396篇
  1996年   1577篇
  1995年   1362篇
  1994年   1484篇
  1993年   1497篇
  1992年   1161篇
  1991年   1082篇
  1990年   897篇
  1989年   518篇
  1988年   138篇
  1987年   107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18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4篇
  1958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42.
43.
本文考察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银行信贷供给诱导有效性及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会计准则规范影响的协调性。研究发现,下调小微企业债权风险权重的资本监管规则实施对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具有显著诱导有效性,但已发生损失模型下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对此具有削弱作用,其削弱路径主要来自会计信息的风险信号传递调节效应,与资本约束中介效应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其他银行,市场竞争力较弱的银行、以市场景气度较高小微企业为主要信贷投放对象的银行,具有更为显著的资本监管诱导有效性及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削弱效应,显示提高相关制度协调性并充分发挥市场激励作用,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信贷配给"现象。  相似文献   
44.
自2015年6月以来,中法政府发布了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第三方市场的合作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在此基础上,中国-欧洲"一带一路"第三方合作模式探讨论坛(下称论坛)邀请中国和欧洲的政商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更高效地实现欧洲国家先进技术、中国优势产能以及东道国巨大需求之间的快速对接,实现1+1+1大于3的效果。  相似文献   
45.
46.
内部资本市场虽然拥有诸多优势,但是它并不总是有效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主要依据代理关系理论,探讨每个代理层的代理问题对内部资本市场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48.
49.
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新时代下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新时代下要建设好满足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幸福感的基本诉求,上海市经济速度加快,开放程度加大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在2015年,上海市的区域生产总值已经占据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4.5%,上海市第三产业占当地GDP的比重从改革开放时的不足20%逐渐上升至2012年的60%,这已经接近许多发达国家三产业占比的平均水平。使用和借鉴中国上海2006-2016年第三产业发展过程的相关数据,结合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使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用产业发展过程中居民部门和企业部门获得的福利进行描述性说明,研究上海市近十年间产业结构如何变化,同时为其他地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0.
中国进入新时代,质量工作在市场新形势下如何应适应新的要求,理清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探寻提高质量的新途径和新措施,才能推动市场质量事业的新发展,从党中央高度重视、质量工作“火车头”重大转变、电商、物流、互联网飞速发展三方面分析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关系、微观到宏观质量转变、质量强市纵深发展、坚守质量底线、完善质量支撑体系剖析阐述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