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74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37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32篇
农业经济   27篇
经济概况   55篇
邮电经济   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81.
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不长,资产负债结构的调整需求迫切,需要发展资产业务,但制约因素很多。本文从制约邮储银行资产业务发展的因素之一——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的角度,分析了目前邮储银行资本金的现状,探讨了符合邮储银行发展阶段的补充资本金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2.
(一)积极稳妥的组建邮储银行分支机构,彻底分离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首先,邮政储蓄与邮政业务在财务上分开.分账经营,独立核算,在明确各自的盈亏状况后再并账补亏。邮政业务中普遍性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也应实行分账核算,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邮政普遍性服务业务中的政策性亏损情况,从而为邮政储蓄分离后财政向邮政部门补亏提供数据参考.当条件成熟时.成立完全独立核算的邮政储蓄银行.  相似文献   
483.
<正>一、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大体上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商业金融分工协作,主要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民间金融的金融机构体系。但从实际运行效果来看,政策性金融支农不足,  相似文献   
484.
政策要揽     
《国际融资》2005,(9):68-69
银监会: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即将实施中国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近日披露,国务院第99次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方案》的通过,标志着备受各界关注的邮政储蓄体制改革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工作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485.
副省长任世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冯新生、省银监局局长李怀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吕家进共同为湖北省分行成立  相似文献   
486.
银发〔2009〕92号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相似文献   
487.
黄庆安 《科技和产业》2009,9(9):51-53,57
银监会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邮政储蓄银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市场机遇、比较优势、制度约束和制度路径。  相似文献   
488.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31日正式批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业,同意由不久前成立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并核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章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是我国银行业改革取得的又一项新的重要成果,也标志着我国邮政储蓄经营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进一步了解邮政储蓄银行成立的政策思路、市场定位和监管理念,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  相似文献   
489.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使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平稳度过转型期并保持稳定发展,文章分析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战略的实施原则,探讨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战略的子策略及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490.
中国邮政金融业务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金融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调控的不断深入,中国邮政储蓄进入了转型期,原有的邮政储蓄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其发展的要求,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势在必行。如何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如何合理地定位邮政储蓄银行成了迫在眉睫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邮政储蓄金融业务的现状分析,分析其内外在优劣势,发现在其运行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就如何组建邮政银行,如何改革、改制我国邮政储蓄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