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3篇
工业经济   27篇
计划管理   156篇
经济学   60篇
综合类   151篇
运输经济   6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20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212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夏季风 《致富之友》2010,(4):112-113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来说,特殊的中国社会状态无疑是一大笔丰饶的遗产,但在满心欢喜继承和肆意挥霍的时候,恐怕没人会去考虑这份免费遗产将来可能带来的尴尬。事实上,从社会主义红色中国到市场商品经济中国的急速转变,无一例外都可以在他们的创作中找到这份遗产对应的浓烈痕迹。作为生长于这个特定时  相似文献   
52.
张炜 《走向世界》2010,(22):70-70
鲁迅先生从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谈起,指出他“之所以比较的为中国人所知,还有别一原因,就是他的助希腊独立。时当清的末年,在一部分中国青年的心中,革命思潮正盛,凡有叫喊复仇和反抗的,便容易惹起感应。”  相似文献   
53.
建设耗时四年之久的渝宜高速云(阳)奉(节)段将于国庆前夕正式开通。素有“中国诗城”之称的重庆市奉节县,将藉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上更上层楼。  相似文献   
54.
林村,古称桃源,因遍植桃树而名,为中国的三大桃源之一。湖南的桃源,因陶渊明的一篇《桃花源记》而闻名遐迩;天台的桃源,至今遗迹荡然。而宁波鄞州的桃源,在离市区17公里的横街镇林村,路随溪辟,景依水转,十里桃花源,名传千载。甬剧《天要落雨娘  相似文献   
55.
刘锴 《秘书工作》2012,(10):17-17
“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苏轼的这句诗道出了灵感的特点。 唐代诗人白居易捕捉灵感有一绝招:把灵感装进陶罐里。他的书房中,放有很多陶罐,灵感光顾时,他便立即写下来,然后根据内容,分类投进陶罐。空闲的时候再从陶罐中拿出来,细细斟酌,打磨成诗句。  相似文献   
56.
美国意象派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诗深受中国诗的影响,Pound甚至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诗,仿作中国诗,他的诗作字里行间隐然流露出禅味与中国风,读来令人有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然而,为什么意象派诗人会欣赏中国古典诗?欣赏中国诗的哪些特征?而中国诗又是如何影响意象派诗人的创作?中西意象诗到底有无异同?两者优劣抑或无从比较?这也是引起笔者的兴趣并想要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57.
李商隐的政治诗反映了晚唐许多政治、军事事件和重大的社会问题,是李商隐诗歌创作中最有思想价值和认识意义的部分,也是判断其政治倾向的主要依据。李商隐一生惨淡漂泊,整日忙于生计,到老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但他却是个勇敢的诗人,针砭时弊,直指朝廷,抨击皇帝,敢于揭开社会的伤疤给世人以清醒的认识,能够使我们看到晚唐社会必然衰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58.
两汉文学,辞赋和散文首先发展起来,诗歌的创作与发展相对冷落与迟缓。汉乐府的出现,使两汉诗歌创作迸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由于两汉期间战争频起,由于北御匈奴,内有战乱,汉末军阀混战、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等,使得战争诗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59.
王维成  张达图 《东北之窗》2013,(23):100-101
曾经为苏军撤出旅大而奔波忙碌在莫斯科的毛泽东,却终生没有来过大连。1 959年为迎接他而开工建造的棒棰岛宾馆(曾用名东山宾馆),也一直未能接待这位最高领导人。这成为大连这座城市自的永久遗憾。然而毛泽东手书叶帅《远望》诗的墨宝,又成为这座城市历史遗憾中的幸事。  相似文献   
60.
阅读《辽海行吟》这部厚重的著作,它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这是很少读到的诗集,也是很难见到的"史学"著作。这是怎样一部书呢?它是一部诗集,又是一部辽海的历史。还可以说,它不是写历史的史书,也不是单纯写诗的诗集。它是一部诗与史的结合,是情与史的交响之作。作者李仲元先生是对旧体诗词有研究有创作能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