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财政金融   886篇
工业经济   127篇
计划管理   1112篇
经济学   509篇
综合类   253篇
运输经济   1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814篇
农业经济   109篇
经济概况   417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147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359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328篇
  2003年   17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曹雯 《经济师》2004,(7):192-193
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这对于提高股份有限公司及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或《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其他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判断与决策 ,无疑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文章从涉猎的范围、部分术语的规范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期能够对该准则的完善与发展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82.
DanFineman 《新经济》2004,(4):14-15
中国政府将其雄心勃勃的国有企业股票发行计划视为经济改革的中心环节。果真如此的话,中国就离麻烦不远了。尽管可以有效提升国有权益,但目前中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既不利于投资者,也不利于普通大众。  相似文献   
83.
董育军 《当代经济》2007,(20):146-147
文章运用1998年到2004年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数据,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加权平均的现金股利支付率和加权平均的现金股利收益率进行统计分析,并与西方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进行对比,得出流通股股利收益率偏低的结论.因此,流通股股东不关心分红,其盈利模式是追求价差,短期炒作.  相似文献   
84.
中国股市股票首次公开发行首日起额收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利华 《经济师》2004,(9):127-128
文章对深沪两市2000~2003年间上市的311只新股为样本的短期价格研究发现中国内地A股市场存在着远高于其他国家股票市场的新股首日超额收益,但幅度远小于已有的研究结果.发行年份、发行方式和行业对新股首日收益的影响是不一致的,但在各个横截面都表现明显.新股上市后首日过高的换手率表明中国新股市场上充斥着短期寻利者(flippers)和过度投机.新股首日收益同发行间隔、上市后一交易月股价收益标准差显著正相关,但同流通股比例的正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同公司规模、新股发行价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5.
五粮液事件与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刁伍钧 《生产力研究》2006,(5):199-200,224
五粮液事件是五粮液中小股东因为不满五粮液2000年分配与2001年配股方案,而要求公司董事会修改当年分配与配股预案的经过。文章从股利分配代理成本理论分析了五粮液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股权结构不合理。并提出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分配与配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西宁特钢的高额现金股利、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一系列财务决策入手,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市场高额现金股利与再融资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西宁特钢高额现金股利的原因在于通过高额派现调整净资产收益率,进而达到监管部门关于可转换债券审批的监管要求,但是从市场反应来看,市场并没有识别出上市公司精巧的财务安排,市场没有了效率,市场被愚弄了.本案例分析为研究上市公司在特定条件下的财务安排、政府部门监管、市场对财务安排的反应以及考察市场的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7.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利政策作为上市公司的核心财务政策,不仅关系到股东的利益和福利水平,还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因而一直备受利益各方关注。笔者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践,针对其所表现出的特点,从内部根源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其问题所在及带来的危害,最后提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股利是股息与红利的总称,是指股东依靠其所拥有的公司董事会正式宣布从公司净利润中分配给股东的一种投资报酬。股利是一种积累留存的利润,股东分配股利是一种权利,但分配股利需具备以下条件:①发放股利要经过股东大会讨论通过;②公司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并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后方可分配;③企业当年无盈利时,不得分配。  相似文献   
89.
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研究:回顾与评论(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迅猛发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公司财务问题也日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本文试图对现有基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财务文献做一简要回顾,指出已有的成果、尚存的不足,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成本法是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核算股权投资的方法。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采用成本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确认投资收益的计算相对复杂,在具体处理时分为投资年度和以后年度,《企业会计准则——投资》指南关于这两种情况的处理给出了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