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35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07篇 |
工业经济 | 58篇 |
计划管理 | 109篇 |
经济学 | 101篇 |
综合类 | 84篇 |
运输经济 | 48篇 |
旅游经济 | 13篇 |
贸易经济 | 127篇 |
农业经济 | 27篇 |
经济概况 | 7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44篇 |
2015年 | 16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78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60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45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世界各国密切关注的战略性问题。本文对最近几年来从水土资源、农户、制度政策、农业科技、生态环境以及全球视角下研究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着重从耕地角度出发,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宏观耕地指标方面,严守1845亩耕地“红线”不变的同时强调粮食作物的最少耕种面积很有必要;第二,土地流转制度建设方面,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当下急切需要一个能够利用市场机制来保障农地安全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第三,农业政策导向方面,在引导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的同时要保持决策理性与粮食安全的警觉性。 相似文献
152.
153.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管制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与食品安全监管中现行的政府垄断型管制模式相关,该模式存在监管机构分散、监管成本偏高等主要缺陷。针对垄断型管制模式中的固有缺陷,提出了向引入多元参与机制的民主化政府管制模式转型,从权力重新配置、互动制度安排和参与者素质培养等方面阐述我国食品安全管制模式由垄断型向民主化转型的路径选择,以期对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4.
当前我国职业伤害事故正处于高发的态势,职业安全保障已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热点。基于劳动者视角,将职业安全保障看作特殊商品由企业供给,需求方为劳动者,剖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职业安全保障方面供给不足的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55.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著。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如何有效运行是科技资源管理和实践研究的典型问题,在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价值网模型的内涵出发重构了成果转化服务平台,明确了各运营主体的职责和价值运转关系,有效解决了运行模式不清、平台运转效率低下等问题。然后,对基于价值网的成果转化平台运行特征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基于价值网的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6.
157.
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多数情况是露天高空作业,而且现场情况多变,又是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安全生产的管理和职工安全教育滞后,因而当前建设系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做好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8.
159.
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制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加入WTO以后中国金融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既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又必须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但目前中国的金融结构存在着严重缺陷,制约了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对金融稳定与安全产生了诸多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金融发展不能继续依赖数量增长和加快速度的路径,需要转变思路,以结构调整为重点推进中国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寻求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安全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0.
丁开杰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4):95-100
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在此期间,社会安全网的建设完善与否不仅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要求。更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分析中国社会安全网的建设过程,评估社会安全网的状况,本文认为,中国社会安全网的未来走向或者战略选择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力量,通过多元主体的互动逐步迈向善治,实现从政府管理到治理的转变,建立责任分担的社会风险防御机制,提升弱势群体的社会参与机会与能力,消除社会隔阂、实现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