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899篇 |
免费 | 53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89篇 |
工业经济 | 491篇 |
计划管理 | 2898篇 |
经济学 | 2470篇 |
综合类 | 1728篇 |
运输经济 | 159篇 |
旅游经济 | 497篇 |
贸易经济 | 1885篇 |
农业经济 | 1038篇 |
经济概况 | 2310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0篇 |
2024年 | 157篇 |
2023年 | 233篇 |
2022年 | 223篇 |
2021年 | 364篇 |
2020年 | 532篇 |
2019年 | 472篇 |
2018年 | 377篇 |
2017年 | 456篇 |
2016年 | 405篇 |
2015年 | 418篇 |
2014年 | 1010篇 |
2013年 | 1575篇 |
2012年 | 1151篇 |
2011年 | 1315篇 |
2010年 | 1065篇 |
2009年 | 874篇 |
2008年 | 930篇 |
2007年 | 664篇 |
2006年 | 586篇 |
2005年 | 450篇 |
2004年 | 280篇 |
2003年 | 226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181篇 |
2000年 | 102篇 |
1999年 | 50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张勇超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3):197-204
目的 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将影响农户的诸多因素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指导农村宅基地有序退出,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文章利用江西安义和湖北监利两个地区138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Probit计量分析模型,对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 (1)居住、养老、就业等事关当前农户退出宅基地后所面临的社会保障与生计的因素,表征农户的安全方面的需求,对农户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发展机遇因素和政策互动因素表征了农户在退地过程中的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也对宅基地退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社会保障与生计方面的需求的作用强度要明显高于社交和尊重方面的需求因素,产生的影响强度也相对较强。结论 (1)政府部门加强对保障和生计的重视,应该保证退地后经济补偿,退地后给予城镇购房补助政策的支持力度和农户退地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维持农民的可持续生计水平。(2)注重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政府关于宅基地退出优惠政策,以及安置就业难易程度的考虑。(3)在当前宅基地制度改革中各地财力不均的情况下,应优先注重农户退出购房补偿的货币安置和住房安置,做到政策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地膜覆盖技术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意义重大,但目前残膜污染的回收治理效果仍不理想。农户是地膜回收过程中的关键主体,分析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推动残膜回收,促进农膜残留污染治理与地膜覆盖技术绿色可持续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新疆333份农户的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与解释结构模型(ISM)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农户地膜回收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层次性。结果 (1)二元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地膜使用年限、耕地面积、耕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地膜厚度、再次利用价值认知、残膜危害了解途径多寡、环境监督、回收企业、回收补贴对农户地膜回收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2)ISM模型结果显示:补贴是深层根源因素,是否有补贴影响当地回收企业补贴的建立;地膜使用年限、地膜厚度、回收企业、环境监督为中层间接因素;耕地面积、耕地细碎化程度、回收后再次利用价值认知、残膜危害了解途径多寡为表层直接根源因素。结论 农户地膜回收影响因素可归纳为“两驱动,三路径”。为改善农户地膜回收行为,促进地膜覆盖技术绿色发展,应保障地膜质量,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机械化回收技术,同时完善回收体系,拓宽农户的了解渠道。 相似文献
53.
[目的]通过建立水利绿色发展二维关联评价指标矩阵,从社会—经济—生态和输入—响应—输出两维度测算我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并分别从准则层、指标层确定其主控因子。[方法]文章运用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模型,选取2008—2017年17个指标分析我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的时间演进;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控因子。[结果]我国水利发展已从非绿色发展期(2008年及以前)、较差绿色发展期(2009—2014年)进入基本绿色发展期(2015—2017年),水利绿色发展指数从2008年的0.11上升至2017年的0.54,社会—经济—生态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18上升至2017年的0.54,输入—响应—输出耦合协调度从2008年的0.04上升至2017年的0.53。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主要控制因子整体表现为社会因子经济因子生态因子,输入因子响应因子输出因子;指标层主控因子中生态用水比例系数、水利信息化水平、工业用水重复率、农业用水比例系数、水土流失治理率、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在排名前五位因子出现频率最高。[结论]水资源开发利用环节的绿色高效、经济发展结构优化及水资源信息化管理水平在我国水利绿色发展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华南4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是中国龙眼的主产区,而寒害是龙眼生产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研究寒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其发生规律对防灾减灾与区划布局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根据《龙眼寒害等级标准》(QX/T168-2012),选取影响龙眼寒害主要影响因子,计算华南4省64个站点52年(1961~2012年)龙眼寒害指数(Hi),确定各级别寒害的发生频率,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与空间插值方法,分析华南4省寒害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对52年龙眼寒害指数矩阵、主要发生月份(11月至翌年3月)寒害指数矩阵的经验正交分解(EOF),提取第一时间分量,分析寒害时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气候变暖影响,华南地区平均积寒随年代呈减少趋势,有利于寒害的减少。华南4省寒害空间分布呈明显纬向分布,寒害发生频率由南至北增加,寒害还与地理位置有关,发生频率由沿海至内陆增加。寒害时间分布特征为:1~2月为寒害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体现年寒害分布的主要特征,是年寒害发生的最主要时段,但发生频率随年代呈现明显减少趋势。11~12月与3月不是年寒害发生的主要时段,发生频率相对低,但个别年份仍有可能出现较重寒害。通过与历史寒害记载对照分析,表明寒害时空分布特征能够反映历史实况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5.
This study uses a unique set of annual provincial data 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investments during the period 1989–2005 to estimate the impact of such investments on th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erosion, the growth rate of agricultur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in China. We find that SWC investments made by local governments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xtent of erosion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severity of erosion, whereas SWC investments made by farm households until recently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severity of erosion. In its turn, the severity of erosion is found to have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GDP.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extent of erosion on agricultural GDP provides mixed result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derive that one RMB invested in SWC by local governments increases agricultural GDP in 2002 with 0.84–1.25 RMB. Finally, we find that agricultural GDP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ural poverty rate. The resulting indirect effect of SWC investment on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however, is small 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public investment. We conclude that (local) government investments in SWC do not only serve environmental goals, but also make a non-negligible contribution to agricultural growth and rural poverty reduction. 相似文献
56.
[目的]对美国休耕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对制度文本的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为中国休耕制度的构建提供参考坐标。[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结果]通过文献解读发现:(1)美国休耕立法经历了初步确立、快速发展和调整完善3个阶段;(2)美国休耕制度的政府补贴具有多元的特性,包括土地租金、成本分摊、技术援助、额外奖励和税收抵扣;(3)美国在实施休耕制度时强调计划与市场结合;(4)美国休耕制度的重心最终落脚于实现有机农业转移。[结论]根据这4项研究发现,中国在构建耕地休耕制度的过程中:首先,应逐次建构以休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法规体系;其次,在结合多方财政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差异化、动态化、奖惩结合的休耕补贴机制;再次,需要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强化计划安排的同时激励农户自觉参与休耕,主动提升耕地地力;最后,休耕制度重心的落脚点应与有机农业发展的趋势相契合。 相似文献
57.
各国的董事报酬决定机关以及报酬委员会的组成和职权都有所不同;美国安然公司等事件的发生,促使大部分国家强化了报酬决策隔离机制,即增强了报酬委员会以及股东大会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决定董事报酬的权力。我国有必要完善董事报酬决定法律制度,尤其是要建立健全相应的报酬决策隔离机制,增加股东批准和监管的权力。 相似文献
58.
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计划生育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的地区差异;自然地理条件的殊异;以及民族文化的反差, 是影响东西部人口再生产及其转变的重要致因, 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东西部人口再生产状况及其转变差距。 相似文献
59.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实证检验结果往往呈现扁平证券市场线现象。一些学者认为融资限制是该现象的产生原因。本文旨在研究扁平证券市场线现象是否存在于中国股市,同时分析融资限制对中国股市证券市场线的影响。本文采用投资组合分析法对A股主板市场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研究发现:(1)扁平的证券市场线现象同样存在于中国股票市场中;(2)在中国股票市场中,融资限制与证券市场线的斜率呈负相关,与截距呈正相关,这符合融资限制理论;(3)以上两点发现同样存在于多因子定价模型中,这表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60.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ssue of causalities among five different indices of shares issued by Chinese firms, A and B Shares listed in the Shenzhen and Shanghai Stock Exchanges, and H Shares listed in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By measuring cross autocorrelations and conducting Granger causality tests, we found that the causalit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five different indices went through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early 1996; B Shares became more influential relative to the other shares. B Shares in China have tended to lead H Shares in Hong Kong since 1996. Although A Shares tended to lead B Shares before 1996, such relationships either disappeared or were reversed after 199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