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244篇 |
免费 | 988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915篇 |
工业经济 | 1323篇 |
计划管理 | 3314篇 |
经济学 | 3219篇 |
综合类 | 3235篇 |
运输经济 | 143篇 |
旅游经济 | 718篇 |
贸易经济 | 2809篇 |
农业经济 | 1191篇 |
经济概况 | 34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7篇 |
2024年 | 190篇 |
2023年 | 221篇 |
2022年 | 281篇 |
2021年 | 440篇 |
2020年 | 599篇 |
2019年 | 421篇 |
2018年 | 349篇 |
2017年 | 450篇 |
2016年 | 456篇 |
2015年 | 485篇 |
2014年 | 1346篇 |
2013年 | 1520篇 |
2012年 | 1823篇 |
2011年 | 2055篇 |
2010年 | 1480篇 |
2009年 | 1364篇 |
2008年 | 1605篇 |
2007年 | 1243篇 |
2006年 | 1077篇 |
2005年 | 758篇 |
2004年 | 525篇 |
2003年 | 461篇 |
2002年 | 298篇 |
2001年 | 273篇 |
2000年 | 161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7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我国银行卡产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市场集中率和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为衡量指标,研究了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类型及其发展趋势,实证分析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市场结构在2003年之前属于寡头垄断型,现正向垄断竞争型过渡;银行卡企业的市场份额对其绩效具有正向的影响,而银行卡产业市场集中度对银行卡企业的绩效具有负的影响;中小银行卡企业的银行卡交易额年度增长量明显大于大银行卡企业。文章同时对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闽南地区。产业集群内部的转型、升级存在产业梯度转移、帕累托最优、产业链条延伸、核心企业带动、产业布局综合成本最低等机理。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对策是:把培育、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列为政府的公共职能,加快建立区域性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改善引资结构,引进价值链高端项目;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在东南沿海的布局,调整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等。 相似文献
994.
邵姝静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5-23
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是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的重要支撑,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农村金融不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源泉,其在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效率、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甘肃省农村金融存在体制发展不完善、风险分担机制缺失、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村金融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乡村干部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基于此,适时提出加强党对农村金融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激发农村金融支农活力、创新涉农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发展农村绿色金融、优化农村信用环境、推行农村文化金融等发展路径,全方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995.
996.
中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路径依赖初探——兼论缓提\"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的口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中国制造业日益凸显其在世界市场中的重要性的今天,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已成为各人士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历史上几代“世界工厂”的成长过程及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总结提出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的五个假设。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结合大量的中国现实资料,检验了这五个假设,提出了中国目前不是任何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的结论。论文最后提出了中国打造世界制造中心的基本路径,这就是抓住一条主线、从两个基础起步、处理好十大关系。 相似文献
997.
998.
随着城市之间贸易的深入发展,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向各城市群中心城市的集聚日益增长。本文以广州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例,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的集聚进行了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其结论认为:在理论上控制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制造业集聚的参数主要有中间服务与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和二者的边际产品以及中间服务的供应价格等;由于现阶段中国的生产性服务在城市之间的贸易程度尚较低,因此它们和制造业中的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生产企业既有集聚式分布又存在分散式布局模式,现代中国大都市的生产性服务业与下游企业的区位主要以集聚式布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99.
本文研究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5至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分析,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动态特征;环境规制会抑制外商资本、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分析,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仅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呈现“U”型特征,在中部地区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则对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该文分别从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出发,以土地资源、农作物用水量、区域各类农作物需求量和农业生产直接投入为约束条件,基于线性规划方法建立武威市凉州区农业种植业结构优化的经济效益模型和生态效益模型,并对两个模型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以草地生态农业为生产模式的生态效益模型是凉州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