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财政金融   754篇
工业经济   151篇
计划管理   894篇
经济学   1990篇
综合类   676篇
运输经济   52篇
旅游经济   69篇
贸易经济   768篇
农业经济   223篇
经济概况   115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274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461篇
  2012年   473篇
  2011年   645篇
  2010年   452篇
  2009年   467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504篇
  2006年   454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广西边境贸易是三个具有密切关系的三个问题。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亚洲的具体表现形式。广西边境贸易经过了起步、快速增长等阶段,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也面临着资金困乏、政策影响、投资环境不佳等新问题。必须通过政策改进、环境改善、加强合作等措施来增加边境贸易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2.
"大沈阳经济区"的构建与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沈阳经济区是指沈阳与周边经济社会活动有密切联系的地区所形成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它的建立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在建立这一经济区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通过一体化运作、机制创新等有效途径来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应对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全球化既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也给其带来了不利影响。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趋势下,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4.
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基础两方面选择了FIR等指标,构建了评价中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200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检验。认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发展形如一右端被拉长的"橄榄球";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成"圆柱体"形分布;影响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是"经济短板";制约各省份金融发展的"短板"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5.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负面效应如同经济全球化本身一样是客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兴利除弊,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欠发展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悖论.一是争取建立弱小国家平等地参与全球经济的机制,包括平等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制定自己的标准等;二是富国应为反贫困负起更大的责任,反贫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发达国家应在多方面承担反贫困的义务;三是增加经济全球的稳定节点.  相似文献   
56.
全球化时代上层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产生出许多新特点。这表现为全球性治理和超国家治理的趋势,国际社会和民族国家在政治影响上互动,非政府组织的大量生长,民主管理职能的增强以及与经济基础混合生长。  相似文献   
57.
"渝西经济走廊"城市化之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渝西经济走廊”实际情况,提出该地区城市化的总目标,对该地区城市化的基本格局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渝西经济走廊”在城市化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如行政区划和交通建设等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58.
该文根据翔实的材料,从产业结构、组织形式、高等要素的培育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嘉兴农业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嘉兴农业比较优势所面临的新挑战。进而指出,要在经济全球化中构建嘉兴农业新的比较优势,必须要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组织创新战略和积极培育高等要素。该文对嘉兴及其他条件相近的地区增创农业经济新的比较优势、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将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对中部省份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中部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全国性的经济技术转移、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要求等,使得中部省份有条件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西移过程中迅速崛起。中部省份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选择培育经济发展极,调整与完善各项政策,积极探索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模式等,以实现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0.
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是在一种不均衡的状态下实现快速发展的。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方式,对银行本身乃至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潜在威胁。为此,通过银行经营转型,优化储蓄向投资的转化路径,推动储蓄向消费的积极转化,是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银行体系本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