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财政金融   245篇
工业经济   28篇
计划管理   196篇
经济学   389篇
综合类   201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13篇
贸易经济   240篇
农业经济   47篇
经济概况   205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Hongduo Cao  Yong Tan 《Applied economics》2013,45(21):2502-2510
We find that, from 1970 to 2006, the GDPs of 181 countries are described by a log-normal with a power law tail before 1992, but by a kinked power law distribution after 1992. In the 15 years from 1992 to 2006, there are two obvious scale-free zones for annual GDPs, ranked from the largest to smallest. If the countries in each scaling region are regarded as a group, the world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a roughly stable number of members. The power exponents of the two groups are different and hence lead to different inequalities. Therefore, the basis for classification is the macro-consistent inequality within each group. The wealth grows in a synchronous nonlinear manner within groups that have a stable wealth distribution and rank structure. If each group is considered as a club, we name it a ‘synchronization club’.  相似文献   
62.
潘雷驰 《财经研究》2007,33(7):17-30
文章对我国GDP构成中不可税部分加以剔除,计算出1978~2005年可税GDP。使用相关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我国1978~2005年税收和可税GDP的总量及增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税收与可税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税收、可税GDP的总量和增量是协整的,并且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可税GDP增长率与税收增长率的相关性微弱,并且实际GDP增长率对实际税收增长率的解释能力很低。对照剔除前的计算结果,文章发现对GDP不可税部分的剔除并没有明显改变税收与GDP在总量、增量和增长率方面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63.
64.
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方式,具有其重要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在生态和环境方面。中国政府在进行十二五规划时,淡化了对GDP增长速度的要求,而强调宽容性增长,重视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GDP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今后仍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进行全面研究,并寻找改进的方式。因此,文章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阐明了GDP产生的背景和内涵,指出了GDP在衡量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同时,指出了GDP在衡量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方面的局限性,重点指出了生态和环境领域的问题和认识上的误区。最后,根据国内的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改进和替代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5.
本文旨在揭示我国土地财政的量化特征和区域差异的成因。目前我国省际间土地财政强度差别较大,且在2003-2007年间呈现先下降继而小幅上升的变化轨迹。从东中西三大地带看,土地财政强度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支持土地财政动因的"GDP锦标赛说"而拒绝"财政压力说"。正是发展条件不同的各地区围绕GDP增长展开锦标赛,将土地作为招商引资筹码,以及推动城市扩张和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的载体,从而导致了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66.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尤其是1997年之后,流动性过剩和资产价格剧烈波动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典型现象,表现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和实体经济变量即产出和物价变化的脱节———M2/GDP偏高现象。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货币总量与名义GDP之比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尺度,反映了货币供求状态与实体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当流动性过剩成为持续现象时,说明相对于实体经济形成的总供给,货币市场持续出现超额供给,即货币市场提供的一部分货币资金没有流向实体经济,或投入到实体经济的货币资金没有形成真实的商品供给。由于现代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量与金融体系提供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流向紧密联系。因此考察流动性过剩现象应该更多关注金融结构,进而金融资源的配置方式和效率的变化。本文结合金融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中国M2/GDP偏高现象,揭示金融结构发展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7.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反映了消费品的零售价格和服务价格变动对城乡居民实际生活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是代表物价水平的重要物价指数。经济增长通常使用GDP增长表示。根据GDP生产法,GDP是三次产业总产值之和。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三次产业的生产总值增长率与CPI增长率的比例关系。实证结果表明:GDP与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同时都与CPI增长率成正比例,其中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与CPI增长率的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68.
文章以发行人筹资收益最大化为假设,对市场热季周期下发行人、承销商与投资人三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以及投资者情绪对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定价的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行人最优发行数量小于市场需求数量、承销商定价低于市场需求价格的目的在于确保发行成功和获取日后收益;投资者高亢的投资情绪可以对IPO市场短期收益正偏和长期收益负偏成为普遍现象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69.
为便于预报和指导生产,通过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的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对于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来说,可通过工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的发展来估计。  相似文献   
70.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十二五",经济改革将进入"激流区"。国际经济阴晴不定,国内经济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中等收入陷阱"等诸多难题。就淡化GDP考核、CPI治理、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