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5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29篇
经济学   34篇
综合类   4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95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姬五胜  杨东昇  张睿 《价值工程》2012,31(26):164-166
在信息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点分析了困扰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提出了改善甘肃省电子信息产业现状的对策。  相似文献   
32.
由美国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内外主要工业行业受到强烈冲击。甘肃省工业企业也不例外。金融危机发生后,市场需求锐减、产品价格大幅跳水,目前企业生产经营仍未走出困境,且从各方面分析此次危机对重点工业企业的影响有不断加重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33.
工业化是甘肃目前面临的最大课题.通过产权市场化实现存量资源重组和引进新的投资是优化甘肃区域工业结构的基本条件.文章从产权视角简要回顾了甘肃工业化的历程,反思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4.
论甘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从甘肃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选择和创造;要用规范化发展原则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职能。  相似文献   
35.
[目的]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丰富,适宜种植的杂粮作物品种较多,但其杂粮种业发展存在诸多与现代农业不相适应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杂粮产业的发展,因此急需提出针对甘肃省特色杂粮种业发展的策略。[方法]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与文献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杂粮种业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甘肃省特色杂粮种业的发展策略。[结果]调研发现,甘肃省杂粮种子产值高达2亿元以上,其种子研发体系正在完善,商业化速度逐步加快,市场前景广阔。但仍存在杂粮种业缺乏长远规划,杂粮作物种子市场尚不健全,缺乏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种子信息网络及监管机制不健全;育种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品种布局不尽合理;杂粮作物品种保护意识不强,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甘肃省自然气候生态特点,挖掘优势特色杂粮作物,整合资源,构建杂粮作物育种创新技术体系;建立健全杂粮种子质量监控体制机制;培育现代杂粮种业龙头企业和现代化销售网络等发展策略。[结论]甘肃杂粮作物种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6.
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考察并分析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试图揭示其空间分布规律,为今后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发展与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西北地区其他省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甘肃省在建的20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空间自相关等方法,研究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空间分布规律,并剖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最邻近指数R=0.71,表现为凝聚型分布,地理集中指数Z=26.73,均匀度C=0.016,表现为非均衡集中分布;空间自相关分析未通过显著性检验;根据核密度分析的集聚程度,将示范村空间分布划分为三大片区,共形成5个中心区, 1个次中心区。[结论]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整体呈凝聚型分布,区域分布呈现出非均衡集中型状态,空间自相关性不显著;乡村旅游示范村密度在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呈现出多中心发展格局。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分布格局受地形地貌与水文等自然因素以及政策、人口与经济、客源市场与交通、文化等人文因素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地膜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资料之一,但地膜残留却极易造成严重的环境外部性影响。需提出合适的政策选择,协调农业短期经营行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纠正市场失灵。[方法]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构建地膜回收的成本效益分析框架。基于地膜使用、回收的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判断农户的行为逻辑;基于地膜使用、回收的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提出政府的策略选择。[结果]在甘肃景泰的案例中,短期经营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最优选择是保持更低的地膜捡拾率。政府代表长期经营者的利益,最优选择是引导农户到达更高的地膜捡拾率。当前,景泰5元/kg的残膜回收价格对短期经营主体产生的激励作用较为有限。[结论]地膜残留属环境外部性问题,问题的解决依赖于政府干预。政策手段的选择,应根据管理对象的不同有所差异,考虑政策的执行成本、可行性和公平性。建议政府依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强化对规模较大的短期经营主体的行政约束;向分散小农户提供地膜捡拾方面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38.
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特征与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摸清甘肃省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地区差异,整体把握全省耕地质量状况,以期为耕地保护策略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文章基于Arc GIS 10.0软件,以2015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县级数据和省级汇总数据为主,采用克里格空间插值法研究了省域范围内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采用对比研究法、分类统计法分析了全省、各市州及各区域的耕地质量状况。[结果](1)甘肃省存在4个中等质量耕地分布区域。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和经济等别下的中等质量等值区逐渐缩小:在陇南逐步向东南方向缩进,在河西走廊逐步由张掖向西北缩进,在兰州白银一带由带状区域缩小至零星区块;(2)全省耕地质量分布在8~15等,平均为13.1等,比全国耕地平均等别低3.1等;(3)各市(州)和各二级区耕地质量等别差异明显,中等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低等地集中在陇东和陇中地区。[结论]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总体偏低,基于耕地质量的耕地保护策略值得决策部门进一步关注,应持续研究耕地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态势并在评价过程中考虑"土壤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39.
通过实地调查和专家访谈,利用比较分析法,对甘肃苹果产业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及提质增效对策进行了研究。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比较效益、产业支持政策、实际扶贫效果、持续发展潜力等5个方面分析了甘肃苹果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从苗木繁育、栽培管理、产地认证、采后处理、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技术支撑等方面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扶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人才培养、灾害防控、农业保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甘肃苹果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是: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促进苹果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加强关键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创新,加强精深加工技术创新推广,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品牌建设;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同时加强本土技术人才培养、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防控、加强苹果产业保险机制研究与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0.
食用植物油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其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并在国家食物安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保障其供给安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收集整理了1978~2012年甘肃省油料作物和食用植物油相关数据,运用速度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产量、供给、需求、消费量、库存消费比等方面,分析研究甘肃省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变化情况。研究得出油料市场供给基本满足消费需求,但油料作物种植发展缓慢,产业化水平较低;食用植物油供需波动处于紧平衡状态,自给率仅为76%左右,省外购进的量远远大于外销量,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超过产量的增长,食用植物油缺口较大,同时存在种植品种与加工品种、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区域性产销不协调之处。通过综合分析研究,构建了"以自给为主,贸易调剂为铺"的供给模式,提出了提高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的政策选择,为甘肃省食用植物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依据,对保障甘肃省食用植物油安全供给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