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52篇
经济学   78篇
综合类   53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45篇
农业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历史上的6次改革、外国历史上的9次改革表明,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外历史上不断上演,但可以说没有任何成功的案例---虽然政治改革成功的国家是有的,最基本的原因在于它存在无法克服的政治悖论,包括谁来改、改什么、怎么改三个方面的悖论。  相似文献   
12.
We present a parametric example of three-country advantageous redistribution with two Cobb–Douglas utility functions and one CES utility function for which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s 1/2.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advantageous redistribution strongly depends on the three countries’ taste patterns, endowment distributions, and the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In particular, we will show with specific examples that greate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onor and recipient’s taste patterns and a lower elasticity of substitution can increase the chance of advantageous re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13.
中国法治的路径选择存在着悖论性问题.以一种语境化的分析方法,在对"自治"与"他治"、"政府主导"与"民主参与"、"确定"与"不确定性"三组范畴的比对中,辨析法治路径的悖论性内容,借以补正与完善法治路径选择中的某些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BOT项目通过将风险转移给民间企业以激励其有效运用Know—how、提高项目效率,从而实现VFM(Value for Money)最大化的目标,然而利益相关者之间不适当的风险转移可能会引起相反的效果。本文以日本一失败的BOT项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发现风险分担不明确容易引起招投标中赢者诅咒现象的发生从而引发风险转移的悖论问题,并最终通过演绎该问题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抑制其发生的最优风险分担条件。  相似文献   
15.
In recent debates on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policies, the strategy of “degrowth” has appear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paradigm of economic growth. This new notion is critically evaluated by considering five common interpretations of it. One conclusion is that thes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make it an ambiguous and rather confusing concept. Another is that degrowth may not be an effective, let alone an efficient strategy to reduce environmental pressure. It is subsequently argued that “a-growth,” i.e. being indifferent about growth, is a more logical social aim to substitute for the current goal of economic growth, given that GDP (per capita) is a very imperfect indicator of social welfare. In addition, focusing ex ante on public policy is considered to be a strategy which ultimately is more likely to obtain the necessary democratic-political support than an ex ante, explicit degrowth strategy. In line with this, a policy package is proposed which consists of six elements, some of which relate to concerns raised by degrowth supporters.  相似文献   
16.
发展的悖论     
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大目标下,我们的思维方式、发展体制和对策措施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可持续的东西,许多做法与可持续的目标背道而驰。具体讲,我们一面主张可持续发展理念,一面又顽强坚守着"最大化"思维,存在着理念上的悖论。在竞争机制下,即使认识到了"最大化"对可持续的伤害,人们还是会照样继续"最大化"的行为,为资源短缺火上浇油,这是体制的悖论。调控上,透支未来需求,解救当前危机,不透支不足以解决问题,透支过多又恶化了未来宏观经济;理论上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但实际上消费被"工具化",消费反倒成了生产的手段,这是政策的悖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日益高涨。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以美元为世界储备货币基础的体系。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以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出发,来阐明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以及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方向,并明确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是一个漫长的、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The current corporate financ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framework of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Therefore, the main contents such as free cash flow, NPV method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making are still based on the balanced price of product and capital markets, they still can't reflect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of corporation. The logic paradox, causes the current corporate finance study under a more and more embarrassing circumstance in the front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 with the feature of valu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我国开放式基金是否存在"赎回之谜"以及存在的条件和范围尚无明确的结论.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面板数据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三种方法对我国开放式基金"赎回之谜"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分位数模型能够捕捉基金业绩对基金净申购率的非对称性影响,这是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无法实现的.通过将分位数模型和对应分析方法结合使用,发...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增长悖论的深层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解决中国目前存在的“增长悖论”问题,必须解决更深层次的“激励机制”问题、“有效歧视”问题和“产业升级”问题。“激励机制”问题可以看作是对“结构调整论”的回应,不重视激励机制(特别是对官员的激励)的经济增长很有可能总是徘徊在调整阶段,丧失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有效歧视”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有效劳动需求论”的回应,不破除“有效歧视”就不可能形成真正有效的劳动供给。“产业升级”问题可以看作是对“技术进步论”的回应,一方面,没有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进步不是有效的技术进步,因为不能形成“扩散效应”和“拉动效应”;另一方面,达成共识的产业升级会造成“潮涌现象”,从而形成投资过热和产能过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