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4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95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50篇
贸易经济   80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51.
在行为金融学理论中,投资者心态模型将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当作反应偏差的源泉,但这些投资者心态模型对于发展时间较短、具有区别于成熟市场的独特市场制度和社会环境的中国股票市场而言,存在适用度问题。分析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普遍的投机心理等要素,运用改进了的HS模型,根据股票市场的习惯,分别对一个牛市周期和熊市周期进行验证得出,投机心理支配下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反应偏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
以华南地区40个制造型企业的529名员工为样本,通过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该影响的具体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义务感知在心理所有权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工作压力在义务感知对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工作压力对整个中介模型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3.
“大数据时代”的时代背景下,统计学作为一门搜集和分析现象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科学正面临着一轮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培养高素质创造型统计学人才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基于此,以统计学专业为例,选取东、中、西部三所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师生为调查样本,采用师生心理契约量表,分别从教师与学生视角评价学生各类学习行为履行情况,讨论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学习行为中的优势与劣势,测度对综合学习素质影响大和与其相关性强的因素,探讨教师与学生评价的契合程度,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提高本科生学习素质的策略性意见,为各高校有针对地改进学生管理模式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54.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以科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关注其组织领地行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并探究心理所有权的中介作用、婚姻的调节作用以及婚姻与心理所有权共同产生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建立基于科技人才婚姻情况与心理所有权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全国各地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共411份有效问卷,展开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婚姻的调节作用时,科技人才组织领地行为对离职意向的直接影响不显著,心理所有权对这种直接影响也无中介作用;考虑到婚姻的调节作用,未婚群体的组织领地行为越强,离职意向越强烈;在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中,婚姻状况在心理所有权对组织领地行为与离职意向间的中介作用起到了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未婚群体组织领地行为通过组织心理所有权的部分中介作用负向影响离职意向,通过直接影响机制正向影响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55.
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员工创造力对组织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对其可能产生的负面结果及发生机制探讨较少。基于道德自律和心理特权构建核心理论框架,通过道德推脱(中介效应)、心理特权(调节作用)解释员工创造力影响越轨创新行为的内在机理和边界条件。运用230份个案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员工创造力能够正向预测越轨创新行为;道德推脱在创造力与越轨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特权在创造力与道德推脱间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有效揭示了员工越轨创新行为发生机制和约束条件,为工作场所创造型员工管理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56.
以中国诺贝尔获得者屠呦呦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对官方新闻和专访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屠呦呦的心理资本包括6个维度:专注、韧性、希望、智慧、责任感、幸福感,这6个维度均与创新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且其对创新绩效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社会支持系统变量在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因此应重视个体专注、责任感等积极特征的培养。  相似文献   
57.
员工创造力是团队/组织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从多个层次综合考察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创造力成分模型、社会感染理论与组织管理领域的多层次理论,构建了群体心理资本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关系模型,以103个工作团队(103名团队主管,365名成员)为样本,对研究假设及影响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①群体心理资本对员工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②群体心理资本对团队反思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且团队反思在群体心理资本与员工创造力关系间起到了跨层次中介作用;③团队心理安全跨层次调节团队反思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即团队心理安全越高,团队反思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58.
知识经济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知识共享成为组织获取前进动力的主要方式以及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结合目标取向理论与特征激活理论,将团队心理安全纳入到个体目标取向对个体知识共享影响的研究中。对120个研发团队(含485个团队成员)样本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学习目标取向与证明取向都显著正向影响个体知识共享,且团队心理安全在两者关系间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个体回避取向显著负向影响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心理安全在两者关系间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9.
从来源角度探讨组织公平,是对现有多维度公平理论框架的重要补充。基于动机理论中的自我决定理论,以来自20个组织55个团队的250份团队领导与成员配对问卷为样本,探索中国情境下多源程序公平气氛对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来源(来源于领导和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均对个体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授权在来源于领导的程序公平气氛和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对个体创造力的跨层次影响中均发挥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与员工心理授权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即权力距离越高,来源于组织的程序公平气氛对员工心理授权的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60.
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及其建构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君 《特区经济》2009,240(1):299-300
对于心理契约的定义在学术界有两大学派:古典学派和"Rousseau学派",但核心内容指雇佣双方对彼此责任的内隐期望,其最重要的维度是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在"交易一关系"心理契约的维度中,更具差异性的是交易维度,而且作为实证研究交易维度更容易把握更容易量化,心里维度的破裂最后也是落脚到交易维度。心理契约的交易维度构建包括心理契约的形成、改变、破裂以及补救四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