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12篇 |
免费 | 128篇 |
国内免费 | 4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759篇 |
工业经济 | 253篇 |
计划管理 | 1506篇 |
经济学 | 1250篇 |
综合类 | 1303篇 |
运输经济 | 32篇 |
旅游经济 | 57篇 |
贸易经济 | 665篇 |
农业经济 | 272篇 |
经济概况 | 148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53篇 |
2022年 | 85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153篇 |
2019年 | 106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124篇 |
2016年 | 153篇 |
2015年 | 190篇 |
2014年 | 495篇 |
2013年 | 518篇 |
2012年 | 562篇 |
2011年 | 820篇 |
2010年 | 694篇 |
2009年 | 593篇 |
2008年 | 546篇 |
2007年 | 520篇 |
2006年 | 471篇 |
2005年 | 317篇 |
2004年 | 248篇 |
2003年 | 175篇 |
2002年 | 127篇 |
2001年 | 104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5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5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国外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支持自主创新的做法基础上,研究提出借鉴国外政府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先进经验的启示,以及我国政府支持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2.
中国货币政策数量效果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运用了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1994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货币供应量、利率这两个重要货币政策变量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能对经济产生影响,但它们对GDP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实现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3.
44.
论文以外向型经济作为切入口,在分析南贵昆区域特点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以外向型经济带动南贵昆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使命和战略模式:以沿海港口、外资以及国际市场为联结,组建区域农业产业化肌体、构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区域经济网络和协作战略模式。 相似文献
45.
纳税遵从的国际借鉴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纳税人的遵从程度直接影响税法实施的有效性,影响税款流失程度。在我国现阶段,分析导致纳税人不遵从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纳税遵从度,对税务机关正确行使税务管理权,有效遏制税款流失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6.
东亚“雁阵模式”式微原因新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时代,维系“雁阵模式”运行的宏观背景条件正在丧失,“雁阵模式”开始走向终结。日本经济的“制度疲劳”、“四小龙”的兴起、中国的崛起以及亚洲金融危机只是“雁阵模式”式微的表层原因,其真正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及其机制的作用:即全球信息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发展、知识经济在世界范围的兴起,成为“雁阵模式”终结的力量。“雁阵模式”的终结对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7.
48.
创新不是创造,不是无中生有,凭空产生。管理民主的创新问题,是在十一五规划的大背景之下,针对农村基层自治的一些细节问题结合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提出的,也是针对基层自治制度的一些未完成及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时代任务提出的。 相似文献
49.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阶段我国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巨大压力,而农村教育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性原因。在农村教育投资机制中,政府、企业与农户均呈现出投资不力状况,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教育投资新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