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149篇 |
免费 | 2789篇 |
国内免费 | 162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5743篇 |
工业经济 | 2707篇 |
计划管理 | 14635篇 |
经济学 | 11681篇 |
综合类 | 14092篇 |
运输经济 | 432篇 |
旅游经济 | 1129篇 |
贸易经济 | 8856篇 |
农业经济 | 4709篇 |
经济概况 | 9114篇 |
信息产业经济 | 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54篇 |
2024年 | 620篇 |
2023年 | 779篇 |
2022年 | 995篇 |
2021年 | 1410篇 |
2020年 | 1910篇 |
2019年 | 1396篇 |
2018年 | 1149篇 |
2017年 | 1306篇 |
2016年 | 1405篇 |
2015年 | 1717篇 |
2014年 | 3908篇 |
2013年 | 4645篇 |
2012年 | 5580篇 |
2011年 | 7166篇 |
2010年 | 5223篇 |
2009年 | 4631篇 |
2008年 | 5194篇 |
2007年 | 4877篇 |
2006年 | 4809篇 |
2005年 | 3552篇 |
2004年 | 2562篇 |
2003年 | 2115篇 |
2002年 | 1414篇 |
2001年 | 1318篇 |
2000年 | 841篇 |
1999年 | 429篇 |
1998年 | 215篇 |
1997年 | 220篇 |
1996年 | 151篇 |
1995年 | 86篇 |
1994年 | 73篇 |
1993年 | 85篇 |
1992年 | 52篇 |
1991年 | 41篇 |
1990年 | 40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76篇 |
1984年 | 198篇 |
1983年 | 140篇 |
1982年 | 100篇 |
1981年 | 59篇 |
1980年 | 74篇 |
1979年 | 45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23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化旅游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提升创新能力是中国旅游业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为旅游业产业结构的复杂性,所以产业内部创新行为的表现形式也会有很大差异.文化旅游创新主要不是技术创新,而是要以文化创新为基础,达到旅游的创新与发展.文化旅游创新体系在结构和运行机制上都体现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二元复合体系,具有创新目标与成果的双重性、二元核心创新主体、双重价值导向,是双重核心模式.鉴于此,应注意文化创新和文化旅游产品创新的差异,建立协调市场机制和公共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与旅游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2.
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 总被引:68,自引:1,他引:68
本文旨在考察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谜团的由来 ,并为破解该谜团提供一种可能的视角。本文的讨论表明 ,国有银行之所以能在真实资本极少得到补充且不良贷款比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保持稳定 ,是因为国家与居民在中国特殊的改革背景下建立起了一种奇妙的资本联盟。由于在这种联盟中 ,国家以声誉入股且具有不可分性 ,因此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可行方式是谋求改变资产结构 ,而不是试图重组资本结构。 相似文献
73.
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本文旨在为人们解读国家通过注资方式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意图与绩效提供一个金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其主要命题与观点大致有 :第一 ,政府推动下的银行改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一般都受到某种外部因素的刺激并追求短期见效的效果 ;第二 ,在微观经济基础未能得到有效调整的情况下 ,单方面改变银行资本结构的行动注定会无功而返 ;第三 ,国有银行制度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 ,且不乏有效运作的例证 ,通过人为方式降低国有银行比例以提高整体银行效率是一种逻辑误导 ;第四 ,中国国有银行低效率运行的根源不在出资人本身 ,而在于出资人获取回报的特殊经济流程 ;第五 ,若考虑到被巴塞尔协议剔除的一些无形资产可以在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中得到确认 ,则国有银行出资人的资本压力就没有人们相象的那么大。本文的结论是 ,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是经济改革过程诸多矛盾与利益博弈的长期积淀 ,解决方案须基于演进主义的方法论 ,绝不可毕其功于一役。 相似文献
74.
采用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分析中国土地制度变迁中的农民行为后发现,农民对土地制度变迁有自己的应对办法。农民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两种模式影响土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参与的具体路径包括:革命、契约和政治参与;间接参与的具体路径包括:通过选择制度供给者间接参与和通过反馈策略间接参与。中国的事例证明这些参与行为是存在或可能的。这就启示我们,在我国当前的土地制度创新中要考虑到农民的这些参与行为,以促使创新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75.
政府部门绩效审计的根本推动力量来源于政府职能的转变。立足科学发展,将实施绩效审计纳入政府职能转变之中。多方位和谐推进,解决实施绩效审计时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6.
经济全球化下,跨国资本流动产生了有别于传统的新趋势。以控制海外企业所有权的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跨国资本流向的主要形式。外资控股对产业结构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跨国资本出于全球战略考虑,会强化资本输入国产业畸形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跨国资本流动新趋势和作用应从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战略发展的维度来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77.
在考虑了行业内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对手的随机进入及新技术随机出现对项目投资机会的价值影响,假设标的资产服从跳--扩散过程,获得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机会的价值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若忽视行业中不完全市场竞争、竞争对手随机进入及新技术随机出现的影响,将会造成投资项目价值的不合理的估计. 相似文献
78.
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以新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政治经济学以使用经济学现代方法对政治与经济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核心,成为政治经济学的一个新发展。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对象是政治对宏观经济运行和政策的影响。宏观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的出现对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则表现在研究形式和研究方法所做的创新。 相似文献
79.
法律规定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但国务院并不能实际履行代表行为,又没有转委托于其他主体而使所有权行使主体缺位.土地行政监管部门自封为土地所有权的出让人,其结果不但是主体错位,而且为地方政府通过公权力主体挟持民事主体而形成政府间的竞争提供了法律依据.追求政绩工程的区域竞争是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供应市场的动力,由地方政府形成的进入障碍是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结构的制度性原因.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是国家民事主体的地位独立和平等. 相似文献
80.
伴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间产业分工开始向产业链分工方向发展。各城市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形成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城际产业链,城市间基于城际产业链尤其是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了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本文构建由产业战略力维度和城际链接力维度构成的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型,利用该模型确定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依据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区位要求,对三大城际战略产业链在城市群地区进行空间布局。最后指出,加快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关键是,城市群城际战略产业链类型的正确选择和城际战略产业链环节的合理布局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