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108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229篇
经济概况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福建猫儿山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充分调查、发掘猫儿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基础上 ,本着“以保护为主 ,保护、发展和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就公园功能区的划分、旅游路线安排、景点、景物、服务设施、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研究 ,并提出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2.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乡协调问题是影响区域整体实力的关键,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中限制开发背景下,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协调是新形势下急需解决的问题;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方法,运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对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城乡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探讨了在新的功能定位下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3.
基于NOAA-AVHRR的黄河源地区草地变化与人文因素作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2-2000年NOAA-AVHRR数据,研究了黄河源地区草地变化的过程和模式.同时,通过对1992-2000年社会经济数据的分析,对黄河源地区人类活动的强度进行了相应的探讨.结果显示,在1992-2000年间,黄河源地区的人类活动不断加剧,而草地面积明显减少.对两者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草地的变化与人口密度、非农业人口数量及地方财政收入之间具有不同的线性相关关系.总体而言,人类活动的加剧是影响黄河源区草地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24.
This paper interrogates the polarized and heated discussions about mountain bike tourism in Austrian forests, with several organizations favoring permitting biking on all forest roads, using claimed tourism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while other stakeholders including hikers, hunters and landowners wish to restrict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value and impacts of mountain biking shows that both sides have oversimplified complex cases. The paper draws on 12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Austrian tourism destination and mountain bike experts to find ways forward. Results suggest that in Austria, bike tourism will increase in the future, supported by new bike technology, including electric bikes and new hand-held rout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not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rket for mountain and other forms of cycle tourism, and the pressing need to create not more trails but more sophisticated tourism products, including appealing and well-maintained trails plus attractive leisure infrastructure (bike rental, service and repair facilities, attractive localities, accommodation suited to the mountain bikers’ needs, etc.). Collaborative planning with all stakeholders, better trail construction standards adapted to differing preferences, need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s well as clear standards for monitoring are prerequisites of an Austrian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cyc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which can be replicated elsewhere.  相似文献   
125.
乌蒙山区地处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区,开展植被变化相关研究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监测NDVI变化趋势及显著性,应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分析NDVI时空变化驱动机制。研究表明:2000—2015年乌蒙山区NDVI整体呈增长趋势,变率为0.007 1/yr;植被环境改善是空间分布的主体,68%的区域发生极显著改善,28.62%的区域呈不显著或显著改善趋势,3.38%的区域发生不显著退化;NDVI空间变化与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驱动因子按作用强弱排序为气温、高程、坡度、人类活动和降水。针对NDVI变化趋势,建议坚持NDVI改善区的自然因素动态监测,在NDVI退化区因地制宜调控人类活动影响。  相似文献   
126.
对浙江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风景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合资源特征和多年开展生态建设、资源保护、科研监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对资源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进行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7.
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植被恢复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灾区形成于1986年,风灾面积11386hm2,由于大面积森林被摧毁,以及毗临中朝边境线,成为全国重点火险区之一;通过对20多年来风灾区植被自然及人工恢复情况实地调查,全面掌握了保护区风灾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客观分析了影响恢复的各项因素,提出了加快恢复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8.
安徽省大别山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别山贫困地区应立足生态和水源涵养的主体功能,依托山区特色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逐步在大别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转变山区经济增长方式,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9.
旅游劳工职业转换动力实证分析--以九华山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钊  陆林 《旅游学刊》2006,21(2):76-81
学术界一直以来对旅游劳工在产业内部流动的研究较少,旅游职业具有门槛低、类型多、自控性强以及更易建立小生意等积极特性,在伴随旅游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吸引了大量本地和外地劳工从其他产业部门转移到旅游行业中来,带动了人力资本在产业间的流动.本文以九华山旅游劳工为实证研究对象,探讨了九华山旅游劳工职业转换的动力结构,动机变量的因子分析结果证实了假设的五个因子方向,增加收入和建立小生意成为企业主是九华山旅游劳工转移的首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0.
实施交通网络建设机制研究,提出该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的战略发展思路,建立持续可行的投入机制并加以贯彻实施,是绿色交通战略研究的重点之一。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在已有的绿色交通网络体系构建的基础上,从交通网络建设投入和运行两方面进一步研究交通网络建设机制,并制定未来的绿色交通规划,构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与环境承载最小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从定量的角度给出了绿色交通规划实施方案,以期为秦巴山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