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5篇
经济学   108篇
综合类   38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19篇
农业经济   229篇
经济概况   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宁夏沿黄城市带实际,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三大子系统的20个具体指标,建立了宁夏沿黄城市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分析了2007-2011年宁夏沿黄城市带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从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培育特色集群等方面提出了提升宁夏沿黄城市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
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内地通向藏区的门户。保护与建设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黄河中下游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分析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93.
对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变革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本文以华山景区改革开放以来经历的多次体制变革为事实依据 ,经过理论上的辩析和论证 ,提出了这样 3个基本观点 :1.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景区从公益型管理向经营型管理转变是一种制度进步 ;2 .我国景区在体制改革中应普遍推行统一管理制模式 ;3.现阶段景区在政府行业管制下实行企业化经营可以有效地提高景区投融资能力和促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保障国家对景区资产的所有权收益。  相似文献   
94.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强化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结合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余年建设,阐述了自然保护区独特的作用,并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出:合理规划,明确重点;强化法制,有效保护自然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自然保护意识;大力倡导科技兴区,提高保护区科技含量;努力推行社区共管,推动保护区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95.
黄河流域拥有相对显著的地域、能源资源、人口与经济等规模优势以及产业基础、中心城市、经济地理区位等方面优势。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关注流域的特殊性,高度重视流域发展的整体性,高度审视流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尺度特征,高度注重流域经济的发展基础,高度聚焦流域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黄河流域经济发展路径重塑可重点从以流通和开放为导向强化黄河流域内外经济联系、打造黄河流域经济多层级增长极、构建以中心城市为极核面向周边的放射状开发开放新模式、以区域功能差异化为引领构建黄河流域现代产业体系、探索黄河流域内部多元化区域合作等五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96.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治理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方法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核心逻辑之一,对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黄河流域各省(区)在协同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中开展了较多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流域治理碎片化及流域保护“多规不一”等问题。推进协同治理,主要包括流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以及流域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创新,有助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质量的提升。实践中应当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协同监管,强化流域协商机制建设,完善流域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流域治理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黄河流域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97.
选取2008—2018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通过熵权法、Moran系数、核密度估计建立城市群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对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状况进行时空分异演进分析。研究结论如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呈现显著空间自相关,城市之间承载力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现出向中高水平的路径依赖发展趋势。研究认为,提升黄河流域城市群的综合承载力应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促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8.
发展浙西南山区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伟媛 《物流科技》2008,31(5):57-59
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经济欠发达地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农业收入。近年来浙西南山区充分利用其优良自然环境.重视绿色农产品的开发.形成了浙西南山区食用茵、茶叶、高山蔬菜、水果、畜禽等特色和绿色农产品,但由于物流业发展滞后,绿色农产品价值难以实现,农民增收困难。论文结合浙西南区域特征及物流现状,从树立绿色物流观念、“共性资源”投入、物流模式选择、供应链管理、物流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
中国史前时代处于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距今18000年到4000年,历时约14000年。据考古资料和历史传说,中国史前时代凝集为三皇史系,可分为4个时期:燧巢时期、羲娲时期、神农时期和黄帝时期,它们各有鲜明的农业特征。燧巢时期的表征事件是可控用火与营造居所,农业发生的准备期;羲娲时期,华夏族群的创世纪,由采集渔猎转变为主动放牧,构建了草地—畜群—人群和谐相处格局;神农时期农耕、麻织和陶器广泛使用,出现农业发展高潮,农耕文明渐具雏形;黄帝时期在历史累积之上,与周围族群多次融合发展,华夏民族形成,农业生产达到全新水平,龙凤图腾诞生,中华文明奠基。华夏农业文明简要脉络应为:农业的发轫应自羲娲始;农业中的种植业发展应自神农始;华夏农业文明的整体构建和奠基应自黄帝始。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对武陵山片区开展区域合作的动力进行分析,探讨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的发展态势以及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存在的困境,进而提出通过构建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分享补偿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等措施来实现区域合作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